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3000万打造中药养生文化产业园——沈阳辽中新增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9-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 据介绍,辽中区在“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解放思想,寻求突破,积极探索“文化+创意农业”发展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

据介绍,辽中区在“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解放思想,寻求突破,积极探索“文化+创意农业”发展模式,全力打造茨榆坨汉夏中医药养生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肖寨门厚德酒文化产业基地,实现了辽中区文化产业园零的突破。将有力支撑全区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在采摘园区。假日里迎来了很多采摘的游客。软枣猕猴桃林里,碧绿的软枣硕果累累,翠绿的枝叶给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美好画面。游客们品尝着自己亲手摘的果实更是让人心情愉悦。据采摘园区负责人介绍,软枣猕猴桃果实鲜美,风味独特,酸甜适口,营养丰富;果肉含多种维生素,堪称水果之王;同时含有脂肪、蛋白、钙、磷、铁、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多种氨基酸及果胶等营养成分;还含有猕猴桃碱,对胃癌、食管癌、风湿、黄疸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这软枣非常大、非常甜,在这采摘园里感觉自己的心情非常舒畅,心里特别的甜。”市民李女士在采摘园里一边挑选着自己中意的软枣一边对记者说道。

于东霞告诉记者,我们除了让游客近距离观赏中药种植、生长外,还筹建中草药展馆,来展示中草药标本,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中草药文化,现在我们展馆已经收录了“辽药六宝”在内的40余种中草药。未来预计收录药材几百种。为增加游客的体验,园建设了科普园,让孩子亲身体验采摘、捣药、制药。也可以将采回的中草药带回我们的DIY工坊制作成香囊,更好地了解中草药文化。同时,我们规划了“中医养生民宿”,游客可以在这里泡药浴、品药膳,让中医养生成为时尚。

五味子、白鲜皮、大马士革玫瑰“能吃的玫瑰花”等,丰富餐饮、民宿、中医药文化长廊,沈阳辽中又新增一处旅游打卡地。

市民李楠告诉记者“五味子是一种较常见的普通中药材,是日常补益食材,可以用来泡水、煲汤、煮粥等,对保健具有很大益处。”“现在正值五味子收获的时候,每天都有不少客商来到我们这里收购。我们在销售前会按照不同客户的需求,将这些果按照大小分为特等果、一等果、投料三个级别后最终销往安徽、河北、黑龙江等省甚至出口国外。”产业园负责人于冬霞告诉记者。

据了解,沈阳汉夏中药养生文化产业园,是全国首家集中草药健康养生体验与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占地面积500亩,具有辽沈地区独特的中医文化,项目规划期为2021年至2025年,项目规划占地0.67km2,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以道地中药材瑰宝辽五味标准化现代化栽培产业示范园为核心,采用中国农科院的种植技术,保证药材的种植质量,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中药材生产与健康养生观光体验结合的综合体。是以“药食同源”为特色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旅游区。

9月16日,记者在沈阳市辽中区茨榆坨镇后岭村汉夏中医药养生文化产业园里看到。成片的五味子像一串串红宝石一样挂满枝头,一嘟噜一嘟噜格外养眼。游客穿梭其间采摘、拍照留念。

(摄影: 张同波)

(摄影: 张同波)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2/0918/2125.html



上一篇:温度刚好!50000袋中药大锅汤驰援内江战疫
下一篇:国联证券:首予中国中药(00570)“买入”评级 目标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