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中药杂志》栏目设[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数据库[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收稿方[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方[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征稿要[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刊物宗[09/01]
中医都劝你别喝咖啡,但中药店为什么都在开咖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除药房外,部分医院也加入卖咖啡的行列。最著名的当属宛平南路600号——大名鼎鼎的上海精神病院,甚至专门有人跑去医院不为看病只为打卡。浙江衢州市中医医院的咖啡馆推出两款
除药房外,部分医院也加入卖咖啡的行列。最著名的当属宛平南路600号——大名鼎鼎的上海精神病院,甚至专门有人跑去医院不为看病只为打卡。浙江衢州市中医医院的咖啡馆推出两款养生咖啡,也引来不少讨论。?
先不说开店选址人工物流供应链等问题,眼下中药咖啡厅看起来红火,尤其是小红书几篇笔记一发,就会引来一群慕名打卡的人。可咖啡生意做得长久最终依靠的是复购率,仅凭“朋克养生”恐怕很难撬动年轻人反复购买。?
被老中医劝戒咖啡的硬糖君现在就是十分迷惑。当同仁堂开始卖咖啡,我究竟该听谁的。?
除联名外,像同仁堂、白塔寺药店那样自己开咖啡厅的也不少。其中引发讨论最多的,就是靠国潮翻身的运动品牌李宁。?
2020年,张仲景大药房在河南郑州开设子品牌“仲景生活”,主营“鸡内金焦馍”、“红豆山药曲奇”、“茯苓山药素饼”等健康食品。2021年咖啡赛道风起云涌,仲景生活顺势卖起了养生咖啡,包括山楂美式、山药奶盖美式、桂圆拿铁、燕麦拿铁,被河南当地媒体很是报道过一阵。?
更关键的是,咖啡虽然入门门槛低,但咖啡文化可以被包装得很高端精致,与奢侈品的调性相呼应。而国内大搞咖啡店的品牌,有些跟咖啡真是怎么都扯不到一起去,比如老北京布鞋咖啡,真是奇思妙想。?
图源:小红书
今年4月,李宁申请“宁咖啡NINGCOFFEE”,同时透露提供咖啡主要是为了提升顾客在购物时的舒适度和体验感,因此宁咖啡设置在李宁门店里。厦门首店亮相时,只送不卖,买够499送一杯宁咖啡。看起来挺有诚意,但也有只想买杯咖啡打卡拍照的网友表示,“500一杯,我喝不起”。?
而目前大多数国内品牌跨界卖咖啡,看不到这样清晰的营销逻辑。更像是“因为咖啡在年轻人中很火,所以为了吸引年轻人,我们也来卖一卖。”咖啡本身口味用料也没什么特殊之处,从营销角度看,与母品牌难以形成引流链条。?
以当代年轻人又要熬夜又要养生的痛点入手,中医药企业大搞药补咖啡对症,红枣、罗汉果、枸杞不过基操,加人参、灵芝也不算稀罕。但实际上,养生咖啡这门生意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美。?
但胡庆余堂的养生故事还没来得及展开讲,就仓促结束了。开了三、四家门店后,HERBS EXPR ESSO 暂停营业。据悉,单店投入太高难回本,是导致店铺关闭的原因。?
这几年,在北京人心中颇有名气的白塔寺药店,又靠着“桂花酸梅饮”在互联网上狠狠火了一把。尤其到了夏天,排队来买酸梅饮的小年轻可不少,甚至还衍生了代购生意。?
对养生的注重,也反馈在消费行为上。这几年甭管什么产品,跟养生沾边就有人下单:东阿阿胶一度供不应求,看起来功效很值得怀疑的芝麻丸火了好几年还不见降温,更别提那些直接塞根人参的熬夜水和插一朵灵芝的灵芝咖啡,总有人冲着“看着就健康”买单。
从同仁堂披露的第一季度财报看,养生咖啡的“功效”也尚未发挥出来。?
体验者对宁咖啡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咖啡还可以,毕竟是消费满500免费送的;也有人认为味道很一般,没必要出于好奇花上500块钱凑商品。可能硬糖君没见过市面,总觉得这种跟运动服装开在一起的咖啡店,喝的时候有汗味脚味……?
同样有着百年历史的苏州药铺李良济,最近宣布与苏州本土咖啡品牌“代数学家咖啡”合作,推出梨梨拿铁和梨梨膏膏拿铁两款养生咖啡。广药集团下的王老吉,与广州咖啡品牌PAIX COFFEE推出了限定特饮荔枝汽泡冰美式。?
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中药咖啡确实火,引得非药店也来蹭热度,从门头设计到菜单统统往药店方向包装,以此招揽客人。?
此外,华为注册了两个咖啡品牌,任正非多次在公开场合大赞咖啡,疑似为卖咖啡做铺垫;琉璃厂的老字号荣宝斋,于350周年庆推出纪念咖啡;天津小吃老字号狗不理,在经历一系列负面新闻后,打算携咖啡品牌“高乐雅”再创辉煌;中国邮政和中石油中石化更别说了,正大张旗鼓利用网点优势全面进军咖啡市场。?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2/0914/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