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古稀传承人守正创新40载 让特色中药材销往世界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浑源县南部山区的黄芪主产区气候凉爽,成土母质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康尧介绍,当地特定的沙壤土质,独特的生态环境,给恒山“正北芪”道地性生长发育创造

  浑源县南部山区的黄芪主产区气候凉爽,成土母质好,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康尧介绍,当地特定的沙壤土质,独特的生态环境,给恒山“正北芪”道地性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切片、修剪、分类……2日,走进“黄芪之乡”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黄芪加工制作厂,特有的中药材味道弥漫着整个厂区,康尧正与工人们加工制作黄芪。

  “下一步计划把黄芪加工工作做大做好,我们也一直朝这一方向迈进。”作为“浑源正北芪加工技艺”传承人,康尧希望此项纯手工技艺能得到传承,让更多人了解浑源黄芪切片的作用与益处。(完)

  【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古稀传承人守正创新40载 让特色中药材销往世界各地

  康尧告诉记者,他们采刨的黄芪野生野长,在人迹罕至的山坡生长达10余年才会被采挖出来,不施肥、不打农药、不浇水、不除草,原始的生存状态,使其有别于其他产区的黄芪。

  “黄芪采刨制作已有上千年历史。”康尧介绍,《魏书》记载,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大同地区已有采挖野生黄芪的记录。白居易诗篇《斋居》“黄耆数匙粥,赤箭一瓯汤”中,“黄耆”即中药黄芪。

  近几年,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浑源县组建恒山黄芪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浑源县黄芪产业发展和保护实施方案》《浑源县2021年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等,推动浑源黄芪产业不断发展。

  中新网大同8月2日电 题:古稀传承人守正创新40载 让特色中药材销往世界各地

  现在,康尧的黄芪加工厂一年能收购近20万斤黄芪,加工制作的工人全部都是周边村民,“最忙的时候有40多人,一个月工资超2000元,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带动村民增收。”

现在,康尧的黄芪加工厂一年能收购近20万斤黄芪,加工制作的工人全部都是周边村民。 张园园 摄

  黄芪具有保健功效,可药用、烹饪等,其种植区不施化肥、农药,无污染,制作无添加,保证了恒山黄芪特有的品质。随着黄芪加工产品的增加,黄芪附属产品黄芪茶、黄芪蜜等新产品不断研发,延伸了产业链条。以黄芪下脚料为原料生产的北芪菇、北芪耳等药食同源产品不断开发。

  “浑源正北芪加工技艺”传承人康尧,今年72岁,从事黄芪加工制造已有40余年。2010年,康尧入选“浑源正北芪加工技艺”传承人。

  “晾晒很重要,是黄芪品质转化的过程,要有足够耐心,晾晒时发热黄芪就不好了。”康尧说,黄芪制作发展到现在,仍然采用纯手工,从晾干到加工好,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作者 杨静

  “黄芪制作需经过采挖、晾干、修剪、切片等20余道工序,每一步都有严格要求。”康尧介绍,人工采挖在每年秋分时节,采挖出来的黄芪需露天放置,慢慢晾干,等到第二年3月以后,黄芪才能干燥完成,进行下一步工序。

  “人品就是最好的合同,黄芪产品基本不愁销路,客户稳定,主要出口香港,再通过香港市场分销到日韩、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说起黄芪的销售,康尧很自豪。

康尧正与工人们加工制作黄芪。 张园园 摄

(中国新闻网)

黄芪制作需经过采挖、晾干、修剪、切片等20余道工序。 张园园 摄

  目前,康尧有两个徒弟,均40来岁。康尧说,技艺后继无人的情况已有所改善,“很多人来拜师,想学这门技艺,我想挑选一些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正直的人将技艺传承,希望能帮助他们熟悉浑源黄芪的各项加工工序,加工出的产品能得到市场认可。”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2/0802/2102.html



上一篇:汇添富中证中药指数(LOF)C净值下跌2.17% 请保持关
下一篇:保定安国世海中药小镇开发单位已修复漏水房屋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