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什么?咖啡居然是中药?!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可是,热美式那股独特的苦味,苦得有一丢丢上头,让不少的人回忆起了喝中药时的感觉。有些小伙伴,喝完一碗中药和喝完一杯热美式咖啡之后的表情甚至能做到一模一样。 其实,黑

可是,热美式那股独特的苦味,苦得有一丢丢上头,让不少的人回忆起了喝中药时的感觉。有些小伙伴,喝完一碗中药和喝完一杯热美式咖啡之后的表情甚至能做到一模一样。

其实,黑咖啡并没有大家想的那样就是一杯难以下咽的苦水。更多的时候,它可能会是酸的,喝下去之后,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回甘。咖啡的风味从发展到今时今日,已经由苦变酸,风味由单一变丰富。咖啡的味道之所以有着这样的变化,与咖啡烘焙的理念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博大精深,即便是普普通通的一根青菜也有着药理作用,更别说是咖啡豆了。平日里,咖啡仅仅只是被当作一杯有味道、有颜色的水,有意思的是,咖啡还真的算是中药的一种。

说到性辛温,打字员可以说是深有感触,身处燥热的广东地区,每一次参加了咖啡杯测之后,上火的症状就出现了,老母亲那句总挂在嘴边的“饮多两杯凉茶”又飘到耳边。

不过,热美式和中药还真的有区别。中药需要长时间高温熬制,而热美式是高温高压短时萃取。中药熬完之后不能加水稀释,热美式是用意式浓缩咖啡加一定比例的温水进行稀释。喝中药那是被医生劝着吃苦,喝热美式那是自己主动劝自己吃苦。

作者:全网好文精选

真正品茗咖啡豆本身风味的人少之又少,“咖啡是苦的”这一传统印象在许多消费者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即便是高热量,各种加奶、加糖的操作依然停不下来。一些梳着“大人模样”发型的打工人,想着健康、又要提神,于是硬着头皮对热美式说“冲啊”。

热美式与中药最大的区别在于,中药需要去医院或者药房购买,而且还能刷医保卡。热美式咖啡能在咖啡馆、早餐店、奶茶店买,但是,买单不能用医保,是完全自费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21世纪之前,为了将咖啡豆炒熟、炒均匀,咖啡豆一般烘焙得比较深,随着烘焙程度的加深,苦味也越重。

一篇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赵艳写的文章《咖啡也是一味好“中药”》中提及,从中医的角度出发,咖啡具有特殊的芳香与苦味,芳香类物质多有提神醒脑的功能,苦味多入心经,经常饮用咖啡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咖啡性辛温,辛能散湿,温能助阳,有助肾阳、利水的作用。

所以,黑咖啡和中药之间的区别,可不仅仅是一个自费、一个走医保那么简单。咖啡的滋味会随着烘焙方式、冲煮方式的不同,而变化多端。但是,咖啡师口中说的水果风味喝不出来怎么办?那多喝两杯吧。

广东人常喝凉茶,而外国人常喝咖啡,19世纪时,咖啡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不了解咖啡的广东人私底下为咖啡起名“番鬼凉茶”,只是没想如今还成为了一股流行的风潮,还出现了“冰广式”。但是,想要尝试的小伙伴可要小心成为“喷射战士”。

由于“咖啡是苦的”这一印象扎根太深,以至于不少咖啡小白听到“莓果、菠萝、百香果、蜂蜜、焦糖、红茶”这些风味描述的时候,总会觉得不可思议,看着咖啡师在吧台后面“吨吨吨”地喝咖啡就肃然起敬。

2000年左右,随着咖啡生豆品质上升,为了凸显出每一个产区独特的风味,烘焙师对咖啡豆的烘焙思路开始从深变浅,在依然能品尝出传统咖啡的可可、坚果等苦韵之余,还增添了一些水果般的酸质。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2/0712/2088.html



上一篇:北京进入汛期 中药材生产请这样管理
下一篇: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区别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