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喝中药怕苦能加糖吗?关于中药这些知识务必掌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想要中药喝着不苦 试试以下方法 多食糖会助热,如果病人有腹胀中满、舌苔厚腻等湿热内停的症候时,一般严禁加糖,以避免影响药效,加重病症;有痰者也不宜服用。 在中药的组方

  想要中药喝着不苦 试试以下方法

  多食糖会助热,如果病人有腹胀中满、舌苔厚腻等湿热内停的症候时,一般严禁加糖,以避免影响药效,加重病症;有痰者也不宜服用。

  在中药的组方中,药物药味皆有“酸、苦、甘、辛、咸”五味的不同,药性也有“寒、热、温、凉”五性的差异。

  中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糖类特别是红糖,含有较多的铁、钙等的化学元素,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可与之结合,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继而产生浑浊、沉淀,不仅影响药效,而且危害健康。

  虽然大家都知道良药苦口,但很多人还是忍受不了那个苦。尤其有许多妈妈给孩子煎煮中药时,怕孩子因为太苦吵闹不肯喝,会在汤药里放很多白糖。这个做法是否可取?白糖是否会降低中药的药效呢?

  糖在临床使用中有哪些禁忌?

  喝中药不能加糖

  而糖类也具有一定的药性及疗效,糖能润肺和中、补脾缓肝,可用来治疗肺燥咳嗽、口干舌燥、中焦虚、胃痛等病证,中医也把糖类作为一味中药,所以不宜随便使用。

  本文由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王建平进行科学性把关。

  糖分白糖、红糖,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如果把白糖加入温热药剂中,或把红糖加入寒凉药剂中,都会减弱药性,阻碍药性的充分发挥,影响疗效。

  “达医晓护”供稿

  经验提示,控制汤药口服时的温度,可以轻松地减轻中药的苦味。研究表明,汤药温度在36.2℃左右口服,其苦味就会减轻。所以,在服用汤药的时候,最好将煎煮好的中药放在一边冷却几分钟,等到药液温度降至温热、不烫嘴的时候饮用。

  另外,煎中药要用专用的器皿,最好用砂锅、砂罐,因为它们的化学稳定性较好,不易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热传导均匀,保温性能好。切忌用已氧化物质制成的器皿,如铝、铁、铜等制成的器皿。

  其实,中药不能“甜甜蜜蜜”喝的。

  中医认为,苦 “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苦味是入心的,心火过旺,以苦味消之。苦味能健胃,研究表明,苦味可以通过迷走神经的反射活动,反射地引起唾液、胃液分泌的增加。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2/0524/2048.html



上一篇:黄芪与哪些中药配伍,可以发挥“神奇”的养生
下一篇:以岭药业践行ESG可持续发展创新赋能中药积极承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