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劳动者之歌|陈小兰:中药炮制工成长记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3年以前,陈小兰一直生活在抚州市南城县龙湖镇竺由村。为了方便子女上学,陈小兰举家进了城。起初,她在一家服装厂打工。2017年,她入职建昌帮药业南城分公司,成为一名包装

2013年以前,陈小兰一直生活在抚州市南城县龙湖镇竺由村。为了方便子女上学,陈小兰举家进了城。起初,她在一家服装厂打工。2017年,她入职建昌帮药业南城分公司,成为一名包装工人。

如今,陈小兰已成为公司的技术“多面手”,精通煨、炆、炙、熬等操作技术。建昌帮药业南城分公司总经理章振宇对陈小兰赞不绝口,“经过她炮制的中药饮片颜色都较为均一、药效都有保障。”

2021年,她主动请缨,承担起对6名青年员工的“传帮带”工作,通过“传经送宝”,培养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职工,让传统中药技艺薪火相传。

几周后,她找到经理罗敏毛遂自荐,提出调岗申请。陈小兰小试一手,罗敏对陈小兰竖起了大拇指,“速度快,切得很均匀,火候、成色等也把握得十分准。”

陈小兰是江西抚州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南城分公司的技术员,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位多次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中药炮制能手,入行仅5年。

“刚入门时,看老药工炮制饮片,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们的操作。”陈小兰告诉记者,她能够快速掌握中药技艺精髓,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离不开老药工的悉心指导。

哪里看不明白,陈小兰就立马上前请教,老药工总是耐心地解答。一时理解不过来的地方,陈小兰就先将老药工的话记在心中,再慢慢琢磨。

“谨伺水火不失其度,炮炙精细毋逞其巧。”在实训基地的墙上,张贴着这16个大字,陈小兰练习时回头便能看到。

陈小兰入行仅5年,就实现了由“工”到“匠”的转型

【劳动者之歌】

抚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宋东方说,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像陈小兰一样的模范人物,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最强音,为全面建设富裕协调美丽和谐幸福的现代化新抚州作出工会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王晓颖)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做药要扎实。”陈小兰说,浸泡少一刻都不行,切制规定切厚片就是厚片,薄片就是薄片,炒制要求炒黄时就绝不能炒焦。

让技艺流动起来

“想要学点技术。”陈小兰与中医药结缘后,决心勇毅前行。

净选、切制、炮炙是建昌帮的中药炮制特色。“炮制不因材贵有寸伪,不为工繁省一刀。”陈小兰说,从包装工到技术操作员的转变并不容易。为了使双手尽快跟上节奏,切出符合要求的中药材,她常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练习炒药与切制。周末双休时,她也不允许自己闲下来。

“看到技术工人切药、炒药、炆药等,我觉得只要用心,肯定能学会。”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陈小兰经常利用闲暇时间观摩老药工的操作,萌生出试一试的想法。

“苍耳子要在180摄氏度的温度下用青草混炒,40分钟左右色泽会变黄。时间短了不变色,时间长了会变焦,火候很重要。”身穿蓝色工作服的陈小兰目光专注,用一双长满老茧的手翻炒着中药。

除了师傅的带领,公司还专门开设建昌帮中药炮制培训班,老药工亲自讲解炮制理论,传授经验。“没有活水,再好的技艺也流动不起来”。如今,陈小兰选择站在新一代年轻人的身后,将自己的经验与技术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分享给身边人。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陈小兰的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手里的白芍随着刀起刀落,薄得透光均匀,一吹便可飘散开来。坚如磐石、只有拇指般大的槟榔籽,切成108片斜、薄的饮片,对她来说已不是难事。

中药炮制工成长记

恪守工匠初心

闯进“中药世界”

刚学习切制时,陈小兰坐在凳子上,连如何握刀柄都不知道。“坐姿也是有严格标准的,凳子要与案桌呈45度角,切起药来更容易发力。”这是陈小兰的师傅付木生传授给她的经验。

在2018年公司举行的技术大比武中,陈小兰在“切药”“炒药”等几个单项均获第一名。在江西省2020年“天工杯”炮制大赛炮制项目中,她又夺得了全省第一名。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2/0519/2044.html



上一篇:中药“半月清”商标被侵权获赔二十万元
下一篇:中药炮制工成长记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