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药也会引起过敏?板蓝根、小柴胡,这些“常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萌萌今年刚四岁,最近有点上火,奶奶就去药店买了些板蓝根给宝宝煮水喝。刚吃完没多久,萌萌就开始出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的症状。这可吓坏了奶奶,这到底是怎么了

萌萌今年刚四岁,最近有点上火,奶奶就去药店买了些板蓝根给宝宝煮水喝。刚吃完没多久,萌萌就开始出现呼吸急促,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的症状。这可吓坏了奶奶,这到底是怎么了?到医院医生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板蓝根过敏了。幸亏送来的及时,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板蓝根本是常见的中药,有些家庭常年备着,有时候喉咙不舒服喝几包,效果还挺好。怎么还会引起过敏呢?

说起药物过敏,大家可能觉得只有西药才会引起过敏,其实,中药引起的过敏更可怕!

生活中很多老人会有一些偏方,比如板蓝根煮水喝治疗上火、蒲公英煮水喝可以解毒消肿、鱼腥草泡水喝能治疗皮肤疮疖等等。有时候这些偏方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中药因其成分复杂,用量和配伍有一定的讲究,就造成了一些意外的发生。从过敏的发生率来看,天然的中草药的致敏率低于化学合成的药品,但是中药的成分复杂,致敏成分排查起来会更困难,严重的会造成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所以中药引起的过敏不容小觑。

我们常见的比较容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如:穿心莲、双黄连、云南白药、紫草等,还有一些大家喜欢用来泡酒的如水蛭、蜈蚣、蟾蜍等。还有比如: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丸、复方丹参片等中成药。

中药和西药的过敏反应表现出的症状基本上一样,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皮肤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荨麻疹、湿疹、红斑等,皮肤可出现瘙痒、红肿,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抓挠后部分有渗出液。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的中药有:天竺黄、熟地、金钱草、煎服蒲公英等。皮肤过敏为过敏反应中症状稍轻的类型。

局部过敏反应可引起喉头水肿,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我们常见的枇杷膏就容易引起局部过敏反应,一定要重视。

全身性过敏反应也是过敏反应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如肌肉注射板蓝根、口服牛黄解毒片等都可能引起全身过敏反应。具体表现为四肢麻木、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引发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若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如何安全用药,避免前面提到的板蓝根过敏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用药一定要遵医嘱,尤其是中药,医生对于病症的诊断,药物的剂量把控更准确,切不可听信一些偏方、验方私自乱买药吃。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抵抗力差,更不能胡乱用药。

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就诊时一定要告知医生自己的既往药物过敏史,不要隐瞒,避免再使用过敏药物。

有些药物短期内并未有不良反应发生,但长期用下去,药性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会突然爆发。所以应避免长期用同一种药物,尤其是有一定毒性的药物。

药物调理和生活调理是要相结合,用药过程中,饮食禁忌也要注意。生冷、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应忌食。

目前,我国针对中药的不良反应研究并不深入,医生对哪些患者会出现中药过敏也缺乏预见性,再加上民间一些偏方、验方的滥用,造成大家对中药过敏这方面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应该切记,是药三分毒,生病还应看医生,切不可自己乱用药。

参考资料:

[1]赵万华. 中药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1, 02:78-78.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2/0106/1903.html



上一篇:中药喷雾干燥机的除尘方法都有哪些呢
下一篇:产品密集提价叠加多元政策利好,中药板块率先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