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药古今研究:羚羊角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1-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味咸寒。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安心气,常不魇寐。” 2.《名医别录》:“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

一、?典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味咸寒。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安心气,常不魇寐。”

2.《名医别录》:“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邪气惊梦,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

3.《本草便读》:“?咸寒解毒,治厥阴之风痉.功专明目,辟恶除邪。”

4.《药性论》:“能治一切热毒风攻注,中恶毒风卒死,昏乱不识人;散产后血冲心烦闷,烧末酒服之;主小儿惊痫,治山瘴,能散恶血。”

5.《食疗本草》:“伤寒热毒下血,末服之。又疗疝气。”

6.《本草崇原》:“气味咸寒,无毒。主明目益气,起阴,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常不魇寐。”

7.《本草拾遗》:“主溪毒及惊悸,烦闷,卧不安,心胸间恶气毒,瘰疬。”

8.《本草撮要》:“味咸,入足厥阴经。功专散风清热,得钩藤息肝风;得生熟地茵陈芩枳枇杷石斛甘草二冬桂苓名甘露饮,治胃中湿热。”

9.《本草纲目》:“平肝舒筋,定风安魂,散血下气,辟恶解毒,治子痫痉疾。”

10.《本草分经》:“苦咸寒,属木入肝肺心,清肝祛风,泻邪热,散血下气解毒。”

11.《本草害利》:“苦咸,泻心肝肺邪热,下气降火,解毒散血,祛风舒筋。故能明目去障,治惊痫搐搦,亦治狂越僻谬梦魇,伤寒,伏热,气逆食噎不通。羚之性灵而精在角,故又辟邪,散瘀血而疗痘疮,解诸毒也。”

12.《本草再新》:“定心神,止盗汗,消水肿,去瘀血,生新血,降火下气,止渴除烦。”

13.《本草经集注》:“治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郁,惊梦,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

14.《本草新编》:“羚羊角,味咸、苦,气寒,无毒。专走肝经。解伤寒寒热在肌肤,散温风注毒伏于骨内,安心气,除魇寐惊梦狂越,辟邪气,祛恶鬼。小儿惊痫,产妇败血,皆能治之。”

15.《本草易读》:“咸,寒,无毒。入足厥阴、手太阴、少阴。清心泻肝,明目去障,去风舒筋,退热解邪。治疗狂越僻谬,梦魔惊骇。去恶血而益气,止血痢而降火,除烦满而治噎,消肿毒而明目。”

16.《药性切用》:“味苦酸寒,入足厥阴而兼入手太阴,少阴;清肝泄热,去翳舒筋,为惊狂、抽搐专药。”

17.《玉楸药解》:“味苦、咸、微寒,入足厥阴肝经。羚羊角清散肝火,治心神惊悸,筋脉挛缩,去翳明目,破瘀行血,消瘰疬毒肿,山水瘴疠。平肝,治胀满,除腹胁疼痛。”

18.《顾松园医镜》:“治筋脉挛急,历节掣痛,散产后恶血冲心烦闷。癫痫狂乱均收,惊邪梦魇皆宜。定疝痛而消瘰?,辟邪恶而解诸毒。治目昏而退翳,壮筋骨而起阴,能除时疾瘴气寒热,可医热闷血痢噎塞。独入厥阴,清热平肝,定风舒筋,安魂散血下气辟邪解毒之要药。”

19.《医学入门》:“羚羊角味苦咸寒,主伤寒热清肺肝,痛风毒痢皆能止,又消食噎辟邪干。”

20.《雷公炮制药性解》:“味苦、咸,性寒,无毒,入肝经。主伤寒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邪气不详,惊梦狂越,心神不宁,小儿卒热惊搐,产妇败血冲心,清心解毒,明目益气。烧灰又主食噎不通。”

21.《中药大辞典》平肝熄风,清热镇惊,解毒。治热病神昏痉默,谵语发狂;头痛眩晕,惊痫搐搦,目赤翳膜。

22.《中华本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筋脉拘挛;肝阳头疼眩晕;肝火目赤肿痛以及血热出血;温病发斑;痈肿疮毒。”

二、现代研究:

1.成分:含磷酸钙、角蛋白及不溶性无机盐等,其中角蛋白含量最多。羚羊角的角蛋白含硫只有1.2%,是角蛋白中含硫最少者之一。

2.作用: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能镇静、镇痛,并能增强动物耐缺氧能力,有抗惊厥、解热、降压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1/1112/1761.html



上一篇:中药古今研究:秫米
下一篇:名医在身边|陈英:针灸+中药,治疗面瘫的好搭档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