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药古今研究:白果(银杏)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典籍摘要 1.《本草备要》:“涩,敛肺,去痰。甘苦而温。性涩而收。熟食温肺益气,定痰哮,敛喘嗽,缩小便,止带浊。生食降痰解酒,消毒杀虫。多食则收涩太过,令人壅气胪

一、典籍摘要

1.《本草备要》:“涩,敛肺,去痰。甘苦而温。性涩而收。熟食温肺益气,定痰哮,敛喘嗽,缩小便,止带浊。生食降痰解酒,消毒杀虫。多食则收涩太过,令人壅气胪胀,小儿发惊动疳。”

2.《本草分经》:“甘苦涩,生食降浊痰杀虫,熟食敛肺益气,定哮喘、缩小便、止带浊。”

3.《三元延寿书》:“生食解酒。”

4.《滇南本草》:“大疮不出头者,白果肉同糯米蒸合蜜丸:与核桃捣烂为膏服之,治噎食反胃,白浊、冷淋;捣烂敷太阳穴,止头风眼疼,又敷无名肿毒。”

5.《本草新编》:“入心经,通任、督之脉,至于唇口。有毒,多食至千者死。?治白浊,清心,性不能乌须发,然乌须发必须用之,引乌黑之汁至于唇口之间以变白也。?”

6.《品汇精要》:“煨熟食之,止小便频数。”

7.《本草易读》:“甘、苦、辛,涩,无毒。熟食益人,温肺益气,定喘止嗽,缩小便而止白浊。生食引疳,降皴而敷癣疳。”

8.《医学入门》:“清肺胃浊气,化痰定喘,止咳。”

9.《药性切用》:“甘苦性涩,生则豁痰清肺,可止带浊。熟则温肺定哮,能缩小便。”

10.《本草纲目》:“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捣)涂鼻面手足,去皶泡,皯黯,皴皱及疥癣疳匿、阴虱。”

11.《本草再新》:“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止咳除烦,生肌长肉,排脓拔毒,消疮疥疽瘤。”

12.《本草便读》:“上敛肺金除咳逆,下行湿浊化痰涎。”

13.《玉楸药解》:“涩敛肺,降痰涎,止喘嗽,缩小便,除白浊,收带下。平手足皱裂,疗头面癣疥,杀虫去虱皆效。”

14.《药性歌括四百味》:“白果甘苦,喘嗽白浊。点茶压酒,不可多嚼。”

15.《冯氏锦囊秘录》:“?生食戟人喉,炒食味甘苦,少食点茶餍酒,多食动风发痰,食满一千,令人立死。阴毒之果,不可不防。古方取其仅治白浊获效,小儿初食极易发惊。”

16.《得配本草》:“熟用:益肺气,定喘嗽,缩小便,止带浊。生用:降痰,消毒杀虫。配百药煎,治肠风。配麻黄、甘草,治哮喘。多食壅气动风,发惊暴厥。”

17.《现代实用中药》:“核仁治喘息,头晕,耳鸣,慢性淋浊及妇人带下。果肉捣碎作贴布剂,有发泡作用;菜油浸一年以上,用于肺结核。”

18.《山东中药》:“治遗精,遗尿。”

19.《中药大辞典》:“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淋病,小便频数。”

20.《中华本草》:“敛肺定喘;止带缩尿。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尿频;无名肿毒;?皶鼻;癣疮。”

21.《品汇精要》:“煨熟食之,止小便频数。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芦丁,白果素,银杏素,银杏内酯A、C,银杏毒素,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银杏二酚,白果醇等。还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氰苷、维生素B2及多种氨基酸。

2.作用:本品有抑菌(尤其是结核杆菌)、祛痰、平喘、解痉、降血压、抗过敏、抗氧化、抗衰老、调节免疫、抗肿瘤等作用,过食白果可致中毒,表现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紫绀,及恐惧,怪叫、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可因呼吸麻痹而死。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1/1028/1714.html



上一篇:免疫力差,阴阳两虚?两味中药送给你,一味补
下一篇:中药美容,古而有之!老中医告诉你这些中药可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