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中药杂志》栏目设[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数据库[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收稿方[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方[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征稿要[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刊物宗[09/01]
一字之差 吃错要命 专家提示容易混淆的中药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个人资料图片 60岁的蒋女士不小心扭伤了手腕。去了保健院后,医生给她开了中药给她治病,邻居马也送了她好意种下的“土三七”。姜汤煎服了“土三七”和医生准备的草药后,身体
![](http://p0.qhimgs4.com/t01a221fc2556976582.jpg)
个人资料图片
60岁的蒋女士不小心扭伤了手腕。去了保健院后,医生给她开了中药给她治病,邻居马也送了她好意种下的“土三七”。姜汤煎服了“土三七”和医生准备的草药后,身体更加不适,还出现腹胀等症状,最终因诊治无效而死亡。经查,姜之死与服用“土三七”有因果关系。
“有些中药,虽然名字很像,但实际上完全不同,三七和土三七就是其中的一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主任金瑞介绍,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为菊科植物。从来源上看,三七和三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药。
除了基础来源不同,两者的效果也不同。金瑞指出,三七可以止血消肿,活血化瘀。可治疗胸痛和心痛。还具有一定的补气作用。适用于气虚血瘀的老年患者。止痛作用与三七相似,但对胸痛、心痛、补气无作用。因此,仅在创伤方面,可以使用土壤三七代替三七。
土三七属于菊科,还含有三七所没有的成分——百合碱(又称吡咯烷生物碱)。 “这种生物碱具有肝毒性。人们在使用土三七药酒和长期煎煮时,可能会出现肝损害。肝损害的严重程度通常因人而异。有些人的肝损害程度相对较轻。这是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有的人会出现严重的肝损伤。”金锐解释道。
“土三七又叫野三七、菊花三七等,市场上卖的很多野三七都叫野三七,很容易让人迷惑。”金锐提醒了病人。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选用对症药材,合理炮制,科学服用。
除了三七和土三七,金瑞还介绍了以下两种容易被人混淆的中药材。
大黄与土大黄
大黄是蓼科植物大黄、唐古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活血化瘀之功效。 .用于治疗热便秘、腹痛郁滞、泄泻难受、湿热黄疸等。
大黄是蓼科植物蓼的根,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通便,杀虫。主治肺结核咯血、肺痈、吐血、瘀血、腹痛、跌打损伤、便秘、面颊、湿疹等。
茯苓和菖蒲
茯苓是多孔菌属茯苓的干菌核,具有消湿、健脾、平心之功效。主治:水肿、少尿、头晕、脾虚、食少、便溏、泄泻、烦躁、心悸、失眠等。
无花果是百合植物无花果的干燥根茎家庭。具有解毒、除湿、滋补关节的功效。主要用于梅毒所致的肢体挛缩、肌肉酸痛、湿热淋淋、水银中毒等。浊、绷带、痈、瘰疬、疥疮等。
新京报记者张朝晖
校对魏卓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1/0825/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