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用中药治疗胃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用中药根除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患者是黔南一所学校的老师。今年2月左右,他在当地一家三级医院接受检查,并进行了碳14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结果呈阳性。 患者伴有胃痛、胃灼热感、腹胀、反酸。接受中国2017年

患者是黔南一所学校的老师。今年2月左右,他在当地一家三级医院接受检查,并进行了碳14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结果呈阳性。

患者伴有胃痛、胃灼热感、腹胀、反酸。接受中国2017年幽门螺杆菌治疗共识推荐的四联标准疗法:克拉霉素缓释片(0.5g 1片,每日2次,每次1片,饭后服用)、泮托拉唑钠肠溶片(40mg 1片)片剂,一天两次,饭前半小时,每次一粒),阿莫西林胶囊(0.25片,早晚各1克),即早晚各4粒,饭后服用),钾柠檬酸铋(每袋 110 毫克,每天两次 220 毫克,早餐和晚餐前半小时服用)。

治疗时间为 14 天。

14天结束后一个月,患者感觉胃痛、腹胀、反酸症状较之前略有减轻,仍有胃灼热、胃痛、打嗝、厌食等症状。

然后他又接受了碳14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结果还是阳性,根除失败。

病人情绪低落,就到我门诊看中医。

患者舌淡苔黄腻,脉细弱,腹灼感,呃逆,反酸,胃痛,食欲不振。

胃痛

考虑到患者刚刚接受了西药四联疗法,病情已经受挫,但胃虚弱,不宜大剂量使用清热解毒药物,需避免使用辛辣刺激的产品,所以我模仿了半夏泻心汤的意思。寒温结合,处方如下:

山药20克、木香12克、蒲公英30克、生蚝30克

墨鱼10克,醋香10克,醋延胡索10克,陈皮12克

姜竹茹12克、生姜6克、半夏6克、茯苓10克

中药配方颗粒7剂,每日两包,每次一包,用400ml开水冲净,饭前40分钟温热

患者连续两次随访,每次七剂。

治疗后腹痛、腹胀、反酸症状消失。

一个月后重新检查碳 14 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结果为阴性。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平和的药方。只是复用蒲公英清热解毒,配合香附疏肝解郁。其理气而广。蒲公英和香附是我临床上喜欢用的一对药物。能疏肝理气,清滞清热,解胃火,利湿化热,无苦寒不胃之弊,无温燥阴阴之忧。

蒲公英

与墨鱼、牡蛎搭配,可缓解酸痛;山药、生姜、茯苓健脾胃;木香、延胡索、陈皮行气止痛;竹茹、半夏,微寒一温,降逆,化痰。

病人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就用这样的镇痛药就治好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病历只是一个案例,所以请不要复制。我治疗病人的初衷只是辨证施治,而不是根除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否被根除,但被抑制并恢复到正常的平衡状态?需要进一步探讨。

而且,从我手上的一些中药根除的案例来看,所用的方剂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中医的难点。很难批量重复。因此,我只是发表我对药物的看法。留着,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目的是为对西药耐药的患者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这里讲的是中医治疗胃病的基本原理

这里我想谈谈中西医治疗胃病的一些区别。当然,这些差异是我个人的看法,会有一些争议。

一般来说,中医治疗胃病的原则是推陈出新,强身祛邪。一方面是清热解毒,用活血化瘀之法,活血化瘀;另一方面,则采用补气血之法。 ,健脾益气。所以早期我们会用黄连、黄芩、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黄芩、连翘、白花菊等清热解毒。当然,为了防止清热药和胃气的寒伤,我们可以混合一些甘草和生姜。这些药物如干姜温中散寒,健胃益气,增加血甘蔗、牡丹皮、中后期丹参,以活血化瘀。后期用白术、党参、当归、茯苓补气健脾。

食疗中,建议使用叶寒素等生姜类食物,药食同源,每次三粒,熬汤饮用,慢慢恢复气势。

中药清热解毒的药物也像抗生素一样难以杀灭细菌。它们更多的是一种抑制作用。因此,中药更多的是消除细菌的毒性反应。中医祛邪不能简单地看成绝育。在中医的观念中,凡是不利于“阴阳秘方”的因素都可视为“邪”,祛邪强身的总目的是恢复身体。动态平衡。

所以对于幽门螺杆菌的中药研究,我觉得可以关注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试验,看看剩下的幽门螺杆菌是毒还是无毒。这是值得研究的。因为有的病人服用了蒲公英、连翘等中药,烧心就没有了,很舒服。病人为什么舒服?相应的物质基础是什么?中医药介入后,胃部情况及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试验结果值得进一步探索。我没有科研经费。希望有资金的朋友可以研究这个方向。

现在很多胃部不适的病人去西医诊所,一般都是开抗生素,外加奥美拉唑等强效抗酸剂。最初,壁细胞分泌的胃酸是胃正常功能的一部分。现在胃不舒服了,不想再想办法恢复正常,反而抑制了它原来的功能,就像马右腿受了伤,导致左腿高过它的右腿,它不平衡,所以我不去。恢复右腿,再切掉左腿,用质子泵抑制剂强力持久减少胃蛋白酶分泌。这样一来,胃确实能舒服——它实现了一种畸形的平衡——代价是胃分泌胃酸功能的萎缩——医学研究人员早就怀疑抑制胃酸会加重萎缩性胃炎[1], [2],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期使用强效胃酸抑制剂可能导致胃癌发病率增加2倍以上[3],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必经之路。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1/0714/1401.html



上一篇:贵州黔西:中药材助力脱贫农民增收
下一篇:被认为能治病的中药“龙骨”,是如何被发现是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