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基于受体色谱的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结构修饰新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X-MOLNews 注:文末有本文 科研思路分析 如何发现中药等复杂体系中药物活性成分,并对其进行结构修饰获得高活性成分是创新药物研发过程的瓶颈问题。近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X-MOLNews

注:文末有本文科研思路分析


如何发现中药等复杂体系中药物活性成分,并对其进行结构修饰获得高活性成分是创新药物研发过程的瓶颈问题。近日,西北大学赵新锋教授团队以受体色谱筛选所得活性成分酚酸类化合物为例,报道了一种采用DNA编码技术对活性成分进行结构修饰,经受体色谱再次筛选获得高活性成分的新策略(图1)。


受体色谱是该团队通过在线融合体内药物与受体识别高特异性和色谱技术分离能力,提出并建立的一种新型色谱技术。其原理是基于锁-匙配对特征的药物活性成分在固定化受体表面色谱保留与在线洗脱,其内涵是药-靶识别高特异性和色谱高效分离的同步动态体现,其外延是固定相功能性和靶向性的清晰表达;其优越性是特异性强、稳定性好、药性特征清晰,能实现复杂体系中高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分离与鉴定。


DNA编码技术是新药研发的前沿技术,可通过简单几步反应在短时间内创造海量新化合物,显著提升目标成分的结构修饰效率。该文以酚酸类成分为对象,将DNA编码技术引入至酚酸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中,合成了含有个化合物的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经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色谱筛选和活性评价,发现了具有显著降血压作用的候选药物分子,克服了现有中药和DNA编码化合物库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假阳性率高、周期长和后期研究风险大等不足,有望形成中药活性成分结构修饰和筛选新策略,对高效创新药物研发具有积极作用。


该团队将DNA编码化合物库技术引入酚酸类中药活性成分的结构修饰,合成了含有个化合物的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采用固定化AT1R对合成的DNA编码酚酸衍生物库进行靶向活性成分筛选,发现了7个富集指数高于20的活性成分。经体外和体内药效学评价,获得了具有显著降压活性的化合物hit 1(图1)。


图1. 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靶向活性成分筛选示意图


上述研究近日发表于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西北大学博士生梁琦和西安交通大学贺建宇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西北大学赵新锋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Selective Discovery of GPCR Ligands within DNA-Encoded Chemical Libraries Derived from Natural Products: A Case Study on Antagonists of Angiotensin II Type I Receptor

Qi Liang, Jianyu He, Xue Zhao, Yan Xue, Haiyue Zuo, Ru Xu, Yan Jin, Jing Wang, Qian Li, and Xinfeng Zhao

J. Med. Chem.,2021,64, 4196–4205, DOI: 10.1021/


导师介绍

赵新锋

/>

科研思路分析


Q:这项研究最初是什么目的?或者说想法是怎么产生的?

A:中药是我们民族珍贵的财富,我们团队长期从事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与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受体色谱药物活性成分筛选技术的创建及应用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但是传统的中药活性成分的结构修饰具有反应体系大、开发效率低等不足,因此我们结合目前先导化合物开发的前沿技术—DNA编码化合物库,以实现基于中药活性成分的先导化合物的高效开发。


Q:该研究成果可能有哪些重要的应用?哪些领域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可能从该成果中获得帮助?

A:该研究将DNA编码技术成功应用于酚酸类中药活性成分的结构修饰,结合受体色谱技术,实现了受体靶向活性成分的高效筛选。我们相信该研究能够为基于中药活性成分的先导化合物的研发提供通用策略,为中药创制提供一种可行的、高效的研发策略,并对相关领域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1/0428/1076.html



上一篇:【卫健要闻】山东推进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
下一篇:胡博士说中药|仙鹿脚印长出的“神草”,竟是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