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十四五”中医药事业怎么干?这场国新办发布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题:“十四五”中医药事业怎么干?这场国新办发布会干货满满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陈席元 优质中医药资源总量不足、中医药特色人才不足……打破瓶颈、加快高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题:“十四五”中医药事业怎么干?这场国新办发布会干货满满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陈席元

优质中医药资源总量不足、中医药特色人才不足……打破瓶颈、加快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中医药事业该怎么干?29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揭晓答案,带来干货满满的政策举措。

实施一批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孙志诚说,“十三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总共安排中央投资超过300亿元支持中医中药类项目建设,“十四五”时期还将通过长远规划的引领、重大工程的实施来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疫病防治、中西医结合、专科特色等能力,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

“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说,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已经启动,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奠定了一定基础。

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名医堂工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刘群峰介绍,“十四五”时期将重点实施一批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

“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对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会比‘十三五'翻一番。”刘群峰说,这批工程项目不仅投入力度大、数量多,而且范围广,涉及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等多个方面。

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十四五”时期,如何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优质度,增强群众获得感?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和健康医学优势,着力推动建立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说。

据介绍,“十四五”我国将启动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建设优势特色明显的中医医院,做强一批中医优势科室;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提升中医医院应急与救治能力。

为筑牢中医药服务“网底”,我国还将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加强中医馆建设,在中医馆提供中医治未病、医疗和康复服务,推广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和适宜技术。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个重要经验。蒋健介绍,“十四五”我国将在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专科医院等逐步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形成“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诊疗模式;鼓励科室间、医院间和医联体内部开展中西医协作。

守住根脉,加快创新

“‘十四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中医药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守住中医药传承的根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说。

据介绍,我国将加快《中华医藏》编纂出版项目实施,推进中医药古籍文献的调查、保护和研究工作,推动建设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研究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做好活态传承工作……

同时,我国将在中医理论、中药资源、现代中药创制、中医药疗效评价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重大慢病以及妇科、皮肤、免疫等优势病种和针灸以及其他非药物疗法等特色疗法,建设10至20个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同创新网络;依托中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建设30个左右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让群众放心用中药、更快用上好中药

中药质量关系到中医的临床疗效。如何让群众放心用中药?

李昱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联合农业农村部、国家药监局、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加强中药材种质源头和中药材种植、工业生产、流通全过程管理,实施好道地中药材质量提升工程,提高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完善构建中药材检验检测体系,加强中药材质量风险评估与风险监测。

有了好中药,如何更快让患者获益?

李昱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配合国家药监局,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推动建立与中药临床定位相适应、体现其作用特点和优势的疗效评价标准,鼓励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疗效评价;推动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制,建立与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相适应的审评模式,简化审批手续;按照中药特点、规律和临床实践实际,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1/0330/900.html



上一篇:抗衰老新理念 助力中医药创新发展
下一篇:与颜色有关的中药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