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这种奇妙的中药,既能用于咳嗽气喘,还能用于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中医理论里有一些奇妙的思维,虽然看上去会有点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实践起来,却又是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比如中医在脏腑经络理论中有一个互为表里的概

在中医理论里有一些奇妙的思维,虽然看上去会有点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实践起来,却又是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比如中医在脏腑经络理论中有一个互为表里的概念,如果不懂中医的人肯定不会相信这是真的,但是在实践中往往能够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证据。

在中医脏腑互为表里的理论中,心与小肠互为表里,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肝与胆部位表里,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脾与胃互为表里。五脏中,肝与胆、脾与胃、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很多人都觉得可以理解,但心与小肠和肺与大肠,这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又是如何互为表里的呢?

中医认为,心与小肠在生理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因为心血可以滋养小肠,小肠吸收水谷精微可以化生心血。从病理上来看,心有火热会下移至小肠,出现尿少、尿赤、尿痛等症状;如果是小肠有火热邪气,也可循经上传于心,从而出现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证。而这种情况,宋代著名医学家钱乙发明的导赤散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肺与大肠呢?乾隆御医黄元御指出“肺与大肠,表里同气。肺气化精,滋灌大肠,则肠滑便易”,也就是说,肺气宣发,精微津液输布正常,大肠得以濡养,则肠滑而传导有力。肺主皮毛,若表邪不解,传入于里,可形成气分实证,出现腹满燥实等胃肠里实证,攻里多从通肠腑着手。又比如里热内实的喘证,临床中病人多日不大便,里实壅盛,导致膈肌上抬,也会压迫肺脏,引起喘证,这时候通下里实,喘证自然得到缓解。

对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其实有一味中药堪称是完美解释。而这味中药就是医圣张仲景爱用的杏仁。杏仁的运用,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杏仁“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在张仲景时代,杏仁主要的作用有四点:一是宣肺平喘;二是祛湿行水;三是润燥养血;四是理气开郁、通达肠气。也就是说,在仲景时代,就已经用杏仁这味药在诠释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基础。

杏仁是蔷薇科植物杏、山杏的种仁,一般在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其种仁,晾干后即可入药。当然,杏子很多地方都有,但如果要论及道地药材,杏仁还是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为最佳。

现代所用杏仁,主要作用主要就是两个部分,一个是止咳化痰,可用于咳嗽气喘等证,不过常与麻黄、甘草配伍,也可以与贝母、前胡等中药配伍;另一个则是润肠通便,可用于肠燥便秘,常与麻子仁、瓜蒌子等中药配伍。杏仁的这两个主要功能,正好最佳诠释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机制。

当然,杏仁的功能不止这些,据《中药大辞典》记载,杏仁味苦、性温、有毒,归肺、大肠经,具有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的作用,适用于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等证,一般用法为内服,用量4.5~9克,也可入丸散剂;外用适量,捣烂外敷。在使用杏仁的时候,阴虚咳嗽及大便溏泄者一般不要服用。

对于杏仁的运用,配伍也很重要,杏仁能够降气止咳,尤其对咳嗽气逆、喘促等证,无论风寒、风热均可运用,如果是风寒咳喘,可以与麻黄、甘草配伍运用;如果是风热咳嗽,可以与桑叶、浙贝母等中药配伍。

一般来说,我们大部分使用的杏仁是苦杏仁,但还有一种甜杏仁,它们在功效上还是有一些差别的。苦杏仁味苦,性能偏于泄,对于喘咳实证比较好,而甜杏仁味甘,性能偏于滋润,尤其适用于肺虚久咳。另外,苦杏仁有一定的毒性,而甜杏仁无毒。

说到这里有人也许会奇怪,苦杏仁有毒性为什么还要用?一般来说,苦杏仁不单独使用、不过量使用、不生食,基本不会中毒,久煎、炮制、配伍合理,均可避免毒性伤害身体。但奇妙的是,苦杏仁中毒,可以用杏树皮和/或杏树根煎汤服用来解救。

从这些信息来看,不难发现中医的确很神奇。一味杏仁就有这么多学问,倘若不懂其中真谛的人,一定会很奇怪,杏仁咋就这么多“戏”?其实不是杏仁多“戏”,而是大自然的神奇,而恰好中医善于运用大自然的神奇。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1/0326/869.html



上一篇:一味中药,上清心肺之火,中泻胃火,下泻肾火
下一篇:中药:党参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