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养生不是越贵越好!此种平民药材,养阴清肺、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说起进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人参”。但今天小编想和大家介绍的这款中药材,别看和人参只有一字之差,食疗功效却大相径庭。它就是价钱亲民、百姓喜爱的平民药材——沙参

说起进补,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吃人参”。但今天小编想和大家介绍的这款中药材,别看和人参只有一字之差,食疗功效却大相径庭。它就是价钱亲民、百姓喜爱的平民药材——沙参。

沙参的分类及作用

沙参的分类有多种,但大家最熟知的分类就是南沙参和北沙参。其实追溯其起源,沙参最开始只有一种,到清代之后才有南北之差。两者功效相似,都属于养阴药材。在药房里,产地、品种都会分得很清楚,而对于我们日常食疗来说,只要掌握基本原则就好——南沙参更偏向于清肺祛痰,而北沙参偏向于养胃生津。

在这里以更受药膳欢迎的南沙参为例介绍。

南沙参是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杏叶沙参或其他几种同属植物的根,多生长于山野的阳坡草丛中,分布于东北地区和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江西等地。南沙参为清补之品,中医认为它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清肺、祛痰止咳的功能,主治肺热燥咳、虚劳久咳、阴伤咽干、喉痛等病症。适宜于阴虚或阴虚有热的人服用。

除传统医学肯定了它的药用价值外,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沙参根中含有皂苷及香豆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在实验中能提高免疫力,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平衡,达到补虚扶正的目的。

因此,沙参还可配合癌症患者化疗,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在手术后容易有津枯液燥的情况时,沙参对其有较好的疗效。

沙参怎么选

然而目前,市面上存在很多用硫黄熏蒸的沙参,到底要怎么选才放心呢?教你两招:

第一,直接问,别以“外貌”论好坏。去药铺购买时,最好直接问店铺老板,哪些是熏了硫黄的,哪些是不熏硫黄的,以及各自的价格,通常价格相差10%~20%。别贪便宜,否则买到的很可能是“硫黄”沙参。

第二,别只看外表颜色,要通过闻药味,折断看质感、纹理等细则来判断好坏。好沙参表面的皱纹是不规则扭曲的,有细密横纹在上部,外表的凹陷处常有残留棕褐色的栓皮。顶端根茎四周大多有半月形、呈盘节状的茎痕。此外,好的沙参材质硬脆,轻易就可以折断,而且折断面不平坦,类白色,多裂隙,较松泡;闻起来气味很轻,尝起来味甘微苦。

希望大家都能挑到好沙参,身体调理得都棒棒哒~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1/0321/823.html



上一篇:从2021级起,广西将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
下一篇:老中医献方:一个小方子,2味中药泡茶喝,不到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