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名相近、性相远,使用中药要注意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养生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用中药来调理身体。但如果对中药的了解认识不够多,就非常容易出现因望“名”生义而导致用错中药的事情。近日,记者采访了广州中医药

随着养生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用中药来调理身体。但如果对中药的了解认识不够多,就非常容易出现因望“名”生义而导致用错中药的事情。近日,记者采访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师戚正涛,请他介绍了这些药品间的差别。下面就带大家盘点一下几味常见中药以及和它们名字相近、功效却有着天壤之别的5组中药,希望大家以后能准确鉴别,正确使用。

三七与菊三七 一字之差,功效大不同

三七 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益气养血的功效。被古代医家誉为“补血第一”,别名“金不换”。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血栓、抗心肌缺血、扩血管、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智力及抗衰老等作用,且相当安全,罕见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保健领域。可单独拿来炖汤,或者和人参、丹参等一起打粉冲服。

菊三七 菊三七则来源于菊科植物菊叶三七的根,又被称为“土三七”。具有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各种出血以及跌打损伤、疮疡肿毒等,它基本没有补益气血的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菊三七内含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肝损伤,甚至是肝衰竭。因此一定不要把菊三七当作三七用于日常保健。

党参与明党参 脾胃气虚的朋友别看错

党参 来源于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根,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功效和人参类似而又比人参便宜很多,常用于脾虚腹泻、倦怠乏力、头晕心慌、津伤口渴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衰老、抗溃疡、提高免疫力、提升机体适应性等作用,且性味平和、甘甜可口,因此也是日常养生保健常用的一味中药。可直接煮水代茶饮,也可以和怀山药、红枣一起炖排骨食用。

明党参 明党参则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明党参的根,具有养阴润肺、清热化痰、解毒的功效。不仅补气的作用远弱于党参,而且其性味偏寒,对于脾胃气虚所致的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尤为不宜,因此一定不要把明党参当作党参用于脾胃气虚人群的日常保健。

藏红花与水红花 调经解郁作用相差甚远

藏红花 藏红花又被称为西红花,来源于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花柱头。具有较强的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解毒、疏肝解郁的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产后血瘀、胸闷胸痛、跌打损伤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凝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耐缺氧能力等作用。常被用于妇科及心血管科疾病的保健,因其价昂效强,每次只需少量几根泡水饮用即可。

水红花 水红花则来源于蓼科植物红蓼,因其生长于水中,且花色红艳,所以得名“水红花”,临床上以种子入药,具有散血消癥、消积止痛的功效。常用于食积不消、肝胃疼痛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活血化瘀、调经解郁的作用远弱于藏红花,因此千万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白附片与白附子 后者有毒要慎用

白附片 白附片是附子的一种炮制规格,来源于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虚寒性疾病及风湿痹痛的治疗。尽管在四川、云南等部分地区有食用附子炖肉作为虚寒人群保健的传统,但是附子作为一种有毒的中药,使用不当导致中毒的情况屡有发生,因此若食用附子保健,必须在中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白附子 白附子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具有祛风定惊、化痰散结、解毒止痛的功效。可用于中风、面瘫、破伤风、风痰头晕等的治疗。白附子也是一种有毒的中药,对口腔及消化道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且不具备补益的作用,一般仅作药用,不作为养生保健使用。

茯苓与土茯苓 养生保健各有千秋

茯苓 茯苓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心悸失眠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利尿、抗肿瘤、抗衰老、抗炎、护肝、增白等作用,广泛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的养生保健。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1/0318/800.html



上一篇: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下一篇:甘肃省再出实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