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为中小学划拨“中医药文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张其成 本刊讯(记者姜乃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缺乏物质保障和中医专家资源,应为中小学划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专项经费。”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

张其成

本刊讯(记者姜乃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缺乏物质保障和中医专家资源,应为中小学划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专项经费。”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持续开展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

2016年以来,教育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24个部门共同开展了“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作为行动重要内容之一加以部署推动。“十三五”期间,各地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2.2万余场,进一步增进了青少年对中医药的认知和认同。张其成委员表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应看到有很多学生仅停留在“中医很神奇或中医很有意思”的感性认识阶段,对“仁和精诚”等中医价值观念及健康养生理念的领悟匮乏。更多的中小学生依然对中医药文化知之甚少甚至误解排斥。经过调研走访,他们发现中小学中医文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部分语文必读课文存在对中医药不正确的评价和描述。如初中语文必读名著《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篇讽刺中医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高中语文必读名著《呐喊自序》提到“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明天》《药》中也有类似的表述,《狂人日记》中的中医医生甚至成了刽子手形象。很多学生受其影响,对中医药文化产生误解或抵触,有的学生甚至全盘否定中医。

其二,语文必修教材的古诗文中缺乏中医经典原文。就现行“部编本”语文教材而言,已选入多篇有关中医药的介绍文章;与之前的教材相比,文言文篇目的比例大幅提升,然而没有一篇中医经典文言文。中医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其中不少篇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深邃的哲学智慧和健康养生理念。如果能够选入语文必修教材,其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都是不容小觑的。然而,目前还没有中医经典原文被选作必修教材课文。

其三,“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缺乏物质保障和中医专家资源。中小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活动和开设中医课程,往往需要购买活动材料和聘请中医专业人士,没有专项经费的支持,很多学校就不考虑或取消了相关活动和课程。虽然有个别中医专家出于对中医文化传承的热爱,乐于为中小学义务服务,不计报酬、不辞辛苦,但是缺乏普遍性和可持续性。

对此,张其成就深入推进中医文化进校园工作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对引起学生产生误解或抵触的必读课文做必要的删减或注解。对高中必读名著《呐喊自序》中的“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进行删除;对初中语文第七册(上)必读名著《朝花夕拾》,增加一定的注释,阐明鲁迅先生涉及对中医评价是事出有因,不能以此全面否定中医;还要说明中医用药引的隐喻意义。

二是在初高中阶段选取《黄帝内经》以及《大医精诚》(孙思邈著)等中医经典原文,作为语文必读课文;选取《后汉书·华佗传》(范晔著)、《伤寒论自序》(张仲景著)等原文,作为语文选读课文。

三是为中小学划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专项经费。数额上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管理上与中小学其他专项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一致。如果经费较少,可以维持简单材料的购买,促进活动能够得以开展;如果经费充足,可以聘请中医专家开设课程或讲座,组织更为丰富的活动。

?

— ?END ?—

来源 |?本文系光明社教育家公号原创本刊记者 | 姜乃强传播国学?|?传承国医?|?弘扬国粹?|?共铸国魂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1/0305/696.html



上一篇: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带着13条提案 聚焦中医药
下一篇:它是“补精”的中药一味补三脏,老中医时常用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