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如何正确地熬制一壶中药?看完这篇全明白了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很多人在喝中药时都会选择自己熬药,大家普遍认为自己熬的中药比较好,但是,大家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熬中药吗? 熬制中药时在器皿选择上就有讲究, 煎煮中药以砂锅、瓦罐为好 ,


很多人在喝中药时都会选择自己熬药,大家普遍认为自己熬的中药比较好,但是,大家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熬中药吗?


熬制中药时在器皿选择上就有讲究,煎煮中药以砂锅、瓦罐为好,可以用陶器、不锈钢器皿、玻璃器皿。忌用铁锅、铜锅、铝锅、铅或有害塑料制品,以免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最好选择受热均匀的砂锅,这样可以防止锅底温度过高导致质地较重的饮片烧糊烧焦。同时,保证锅底干净,煎药前要彻底清除锅底的残留药渣和油垢。


如何正确地熬制中药呢?

煎药火候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改为文火。

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20~30分钟左右。

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宜武火急煎,时间宜短,15~20分钟即可。

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时间宜长,可煎40~60分钟。

此外,中药材在制成饮片前经过了一系列炮制,卫生条件已经达标了,不必再用水洗。煎药时不能在中间数次加水,也不能把药煎煳了再加水重煎,煎煳的药物成分遭到了破坏,疗效也因此降低。另外有些药物煎煳以后,产生了其它功效,如荆芥是解表药,煎煳以后变成了荆芥炭,失去了解表作用,反而会产生止血效能。


中药是否需要浸泡?

很多人都会在熬药之前泡一下药材,中药药材是否需要浸泡呢?

浸泡中药饮片应使用凉水,加水量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浸泡时间需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叶、茎类药材为主的组方,可浸泡30分钟;根、根茎、种子、果实、矿石、化石、贝壳类为主的组方,可浸泡60分钟。浸泡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分解及变质。


很多患者因工作忙,煎煮服用不方便,选择将中药打粉后冲服或装入胶囊,这么做可能会改变药效,而且有些药本身也不适合打粉,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1、动物组织或者动物药材不适合打粉。

2、有毒性的药材不适合打粉,这类药打粉后因混合不匀,导致无法准确控制每次服用的量。例如,全蝎具有通络止痛的功效,煎服需3~6克,而研粉吞服每次只需0.6~1克。

(来源:人民网-科普中国)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1/0301/663.html



上一篇:一味中药润肺气、治咳嗽,无论新久咳嗽、寒热
下一篇:中药吃多了也会伤肝,以下这4种常见中药要慎用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