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医学是我国的瑰宝,它是从大量的实践中产生的,是我国先辈长期同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升华,而中药的疗效在疾病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药的煎法亦不可小觑

中医学是我国的瑰宝,它是从大量的实践中产生的,是我国先辈长期同疾病斗争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升华,而中药的疗效在疾病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药的煎法亦不可小觑。熬制中药非常讲究方式方法,曾有病患在煎药时未遵循先煎2h大剂量附子等有毒之品,服药后,出现口舌及全身肌肤麻木,口齿不清,有甚者出现抽搐、昏迷,大汗淋漓,呕吐,腹泻等症状。严格按照中药煎法原则不仅仅增强药物疗效,亦可减少其毒副反应。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

一、煎药工具

铜、铁、铝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致使中药汤剂成分及味道等发生变化,经长期实践发现,砂锅、陶瓷廉价且性质稳定,高温不易变化,故以砂锅、陶瓷锅最好,其次是搪瓷锅、不锈钢锅,古人早有煎药忌铜铁之说。煎药用水宜以纯净为原则,自来水即可。

二、煎煮方法

先将药物放人容器内,加冷水漫过药面,以超出1~3cm为好,如有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浸泡约30分钟,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煎煮2-3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匀后分2-3次服用。

三、煎药火候

众所周知,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缓慢的火候;武火,又称急火,是指使温度上升及水液蒸发迅速的火候。一般应遵循先武火后文火的原则,也就是说沸前用武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熬药时间的长短及药物性质的不同,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一般来讲,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而补益类的药则需文火慢煎40-60分钟。有些药物因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比方说:

①先煎:介壳、矿石类药,如龟甲、鳖甲、代赭石、石决明、牡蛎、龙骨、磁石及生石膏等应打碎先煎,煮沸20~30分钟后,再下其他药物同煎,以使有效成分完全析出。对乌头、附子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1.5~2小时,以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②后下:薄荷、青蒿、薷香、木香、砂仁、沉香、豆蔻、草豆蔻等气味芳香,久煮有效成分易于挥发;钩藤、大黄及番泻叶等,久煎有效成分破坏,故此两类药物均宜后下。可于规定煮药时间前5-10分钟放入即可。

③包煎:对于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黏性强、粉末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宜先用纱布包好,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可避免药液混滋,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沉于锅底焦化。

④另煎:对于人参、羚羊角、鹿角等贵重药品,往往单独另煎2~3小时,以便能更好地煎出有效成分。

⑤溶化:又称烊化。如阿胶、龟胶、鹿角胶、鳖甲胶、鸡血藤胶及蜂蜜、饴糖等为避免入煎粘锅,往往用水或黄酒加热溶化兑服。

⑥冲服:某些贵重药物如麝香、牛黄、珍珠、羚羊角、猴枣、马宝、西洋参、鹿茸、人参、蛤蚧等。根据病情需要,为提高药效,如三七、花蕊石、白及、紫珠草、血余炭、棕榈炭、蜈蚣、全蝎、僵蚕、地龙、乌贼骨、瓦楞子、海蛤壳、延胡索等。某些药物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有效成分难溶于水,如雷丸、鹤草芽、朱砂等。此外,还有一些液体药物如竹沥汁、姜汁、藕汁、荸荠汁、鲜地黄汁等也须冲服。

四、服药法

主要包括服药时间及服药方法。

(1)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1剂,分2~3次服。急性病可不拘时间,慢性病应定时服。一般而言,病在胸膈以上宜饭后服,病在胸膈以下宜饭前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早晚空腹服;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驱虫药及泻下药宜空腹服;宁神安眠药宜睡前服。

(2)服药方法:一般汤剂宜温服,但解表药宜偏热服。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服用丸、散剂均可用温开水吞服。

五、中药保存

为了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保存的最佳温度为0~5℃,保存时间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过7天。一方面是因为汤药煮好后,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温保存,这会加速药汤变质;另一方面,煎煮的剂里若含有全蝎、蜈蚣等动物类中药或熟地、黄芪等糖分含量较高的中药,也会影响保存时间。若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则属变质,不可服用;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应超过3天,以免药液变质影响健康。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1/0210/599.html



上一篇:药材里最美的中药―麦冬!
下一篇:辛弃疾多有才华,一首《静夜思》融25味中药材,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