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胃病犯了不用愁,9种胃病中药药对!每一味都有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药是贯穿于药物与方剂之间的桥梁,是中药复方的基础,临床应用时,应把握病机,熟知药性,才可得心应手。笔者有幸跟师,现将李明山治疗胃病常用药对举例如下。 1、合欢皮、

对药是贯穿于药物与方剂之间的桥梁,是中药复方的基础,临床应用时,应把握病机,熟知药性,才可得心应手。笔者有幸跟师,现将李明山治疗胃病常用药对举例如下。

1、合欢皮、夜交藤

合欢皮味甘性平,归心、肝经,有解郁安神、安和五脏之功。夜交藤味甘性平,归心、肝经,有养心安神之效。二药配伍可使心志欢愉,五脏安和,补阴血而安神志,故治疗肝气犯胃型脾胃病,效果更为明显。

2、藿香、佩兰

藿香味辛性温,气味芳香,有化湿、解暑、止呕。佩兰味辛性平,有解暑、化湿、和中。藿香芳香而不猛烈,温煦而不偏燥热,既能散表邪,又能祛暑湿;佩兰气味芳香,既能表散暑邪,又能宣化湿浊而定痛。二者合用能芳香化浊、清热去暑、和胃止呕、醒脾开胃、增食益彰。此二药煎煮时宜后下。

3、白芍、甘草

白芍既能平肝缓急,解痉止痛,又可养血柔肝、敛阴益脾。甘草补脾缓急。二药合用开创了酸甘化阴之先河。配伍应用时,偏寒者用白芍、炙甘草,偏热者用赤芍、生甘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有解痉止痛的作用,即使对深在内脏的平滑肌,也有解除其痉挛而止痛的作用。

4、茯苓、炒薏苡仁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有渗湿利水,健脾止泻功效。炒薏苡仁味甘淡,微寒,有健脾除湿,止泻的功效。若既要健脾,又要清热渗湿,可生、熟苡仁并用。两药配合,渗湿健脾,药性缓和,是平补利湿常用之品。

5、黄连、吴茱萸

黄连苦寒直折肝火上炎之势。吴茱萸辛温,同类相求,引热下行,开散郁结,平肝制酸。两药配伍,临床常多黄连而少用吴茱萸,可泻肝经痞结,使热从下达,有清泻肝火之效。李时珍曾说此二药:\\'\\'一冷一热,阴阳相济,最得制方之妙,而无偏胜之害。\\'\\'

6、郁金、枳壳

郁金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凉血清心,利胆退黄。枳壳理气消胀,宽胸快膈。枳壳纯属气药,郁金活血之中兼能理气,两药配用,一气一血,气血同治,行气活血,解郁止痛。

7、代赭石、旋覆花

代赭石味苦性寒,入肺、心经,苦寒质重,既能重镇降气而止噫止呕又可平肝息风降压。旋覆花味甘、辛、咸性微温,入肺、脾、胃、大肠经,苦降辛散,咸以软坚消痰,温以宣通壅滞,既善于下气散结、宣肺消痰,又长于降逆止呕止噫。旋覆花以宣为主,代赭石以降为要,两药配伍,一宣一降,共奏重镇肝逆、降气止噫、下气平喘、化痰消痞之功。

8、党参、白术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补气的作用,性质和平,不燥不腻,为肺脾气虚之要药。气能生血,气旺津生,故又有养血﹑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血虚﹑津亏之证。白术味甘、苦、微辛性温,归脾、胃经,甘温补中,苦温燥湿,功专健脾补气又可燥湿利水。二药配伍,共奏补气健脾、消积化食、散结消痞之功。

9、百合、乌药

百合甘微寒,归心、肺经,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能疏理脾胃之气。乌药味辛性温,归脾、胃、肝、肾经,能开郁、温肾散寒、行气止痛、舒畅经气、调肝宽中散寒。二药相伍一动一静,一润一燥,润而不滞,行而不散,理气消胀之功倍增,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脘腹胀痛及排便不畅。

温馨提示:

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0/1112/520.html



上一篇:最常见的几种中药,怎么吃才能补身体?
下一篇:这几个药食同源的“平民中药”,养生效果好!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