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最常见的几种中药,怎么吃才能补身体?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药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民间草医药用的药物称为草药,其中许多疗效好的药物逐渐被中医所常用。 中医有单味药应用的,有多味药组成复方制剂应用的,常统称为“方

中药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民间草医药用的药物称为草药,其中许多疗效好的药物逐渐被中医所常用。中医有单味药应用的,有多味药组成复方制剂应用的,常统称为“方药”。

中药以草药占大多数,故原始称为“本草”。本草学的知识起源于古代,主要随着医疗实践而逐渐积累起来的。越多的被实践所肯定了的专病专方,大量的验方,以及老药新用等,亦都可以和辨证论治共同发挥相辅相成的临床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中药材多为滋补药,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①不要迷信补药,要克服“见药不见人” 的错误观点。②滋补药不适用于有实邪的病证。③要警惕所谓“虚不受补”。

人参

为五加科人参的根。野生者为野山参,人工栽培者为园参。产于朝鲜者为朝鲜参(高丽参)。一般栽培六七年后,在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称为生晒参;经沸水浸烫后,浸于糖汁中,再晒干后称糖参(白参);除去侧根、细根,蒸熟晒干或烘干称红参;细根称根须。

本品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为治虚劳内伤第一要药,凡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皆可应用。

常用量,3~10克。散剂,每次1~2克,日服2~3次。救脱可用15~30克,煎汁分数次服。单服或研粉冲服,或切片含服。

注意事项:①入煎剂一般宜文火另煎。②人参的不良反应较少,但长期服用,可能发生头痛、失眠、心悸、血压升高等症状。③大剂量服用时有中毒致死的报告。④婴幼儿未有虚证者不宜服用。⑤反藜芦,畏五灵脂,恶皂荚,忌同用。服用人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⑥置于阴凉干燥处,防蛀。

大 枣

为鼠李科枣树的成熟果实。又名枣、红枣、枣子。初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

本品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常用量,3~12克或10~30克。入汤剂或嚼服。

注意事项:①宜劈开煎服或捣烂。②置于阴凉干燥处,防蛀。

西 洋 参

为五加科西洋参的根。又名花旗参。于秋季采挖生长3~6年的根,除去分枝、须尾,晒干。

本品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用于阴虚火旺,咳喘痰中带血;热病气阴两伤,烦倦口渴;津液不足,口干舌燥。

常用量,3~6克,另煎和服或软化切片后含服,或研末冲服。

注意事项:①本品性寒,能伤阳助湿,故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②忌铁器火炒,反藜芦,不宜与萝卜、茶同服。③置于阴凉干燥处,防蛀。

枸 杞 子

为茄科宁夏枸杞和枸杞的成熟果实。又名杞果、杞子。夏至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摘,晾晒干燥,生用。

本品养阴补血,益精明目。常用于肝肾虚损、精血不足所致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疲软,遗精,耳鸣,消渴等症。凡肝肾阴虚等证皆可应用。

常用量,6~15克。嚼服或开水泡服。

注意事项:①脾虚便溏不宜服。②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冬虫夏草

为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内为菌核)的复合体。夏至前后挖取,晒干或烘干,生用。

本品补肺肾,止喘嗽。用于①性功能低下。②慢性支气管炎。③肺结核。

常用量,6~15克。研末1.5~3克。炖服或研末服。

注意事项:①有表邪者不宜使用。②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鹿 茸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未骨化的角。又名鹿茸血片、鹿茸片。春季或初夏雄鹿长出的新角尚未骨化时,将鹿角锯下或用刀砍下,称为锯茸或砍茸。在沸水中略为烫过,晾干,再烫,再晾,直至积血排尽为度。用时燎去毛,黄酒润或湿布包润使稍软,切片,烘干。

本品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主治虚劳羸瘦,神疲乏力,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冷带下等。现常用于性功能低下,神经衰弱,贫血等症。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0/1110/513.html



上一篇:农村此野草,是治肝病常用中药,您认识吗?
下一篇:胃病犯了不用愁,9种胃病中药药对!每一味都有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