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中药杂志》栏目设[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数据库[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收稿方[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方[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征稿要[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刊物宗[09/01]
打造“家门口看名医”直通车,北京中医药大学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注:开元美林中医名医馆外景(四合院) 对于患者来说,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名医,并接受名医诊疗, 享受一次高水准的中医药服务,在当下实属难得。 且有充裕的时间与名医零距离交流,
注:开元美林中医名医馆外景(四合院)
对于患者来说,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名医,并接受名医诊疗,享受一次高水准的中医药服务,在当下实属难得。
且有充裕的时间与名医零距离交流,更加清楚知悉自己的病情,不用耗时耗力,排队苦候,更是天赐良机。
就像患者所感慨的:“家门口看名医,真是太方便,太值了,医生看病又仔细又耐心。”
近年来,为满足广大患者的更多需求,各地也不断推行相关措施,链接名医资源下基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名医服务。不知不觉,在许多老百姓心里,这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等候。
注:开元美林中医名医馆(四合院内)
刚刚过去的8月5日至8月6日,为响应国家号召,为解决居民“看病难”问题尽献绵薄之力,开元美林名医馆特邀了马淑然教授,开展了一场为期两天的暑期就诊活动。
患者只需轻轻电话预约,就能直达享受名医看诊,为自己争取一个难得的康复机会,受到了患者的一致欢迎。
马淑然教授:
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刘燕池教授学术继承人,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负责人,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美容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同行评议专家,《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专家。有20余年妇科和内科疾病的临床诊疗经验。
擅长治疗:内科胃炎、肠炎、哮喘、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亚健康、慢性疲劳、失眠;妇科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习惯性流产及产后诸病;面部痤疮、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疾病;小儿反复感冒、厌食、消瘦、消化不良医学。
下面是有关马淑然教授以综合疗法治疗克罗恩病的相关报道:
//综合疗法治疗克罗恩病1例报道//北京中医药大学 马淑然
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但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本病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两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表现。可并发肠梗阻,偶见腹腔内脓肿、吸收不良综合征、急性穿孔、大量便血。严重者可累及视觉、关节、皮肤、肝脏等器官,重症者可危及生命。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一定关系。通常认为,外界抗原进入人体后可同胃肠壁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多种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引起该病发生,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中国较欧美少见。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克罗恩病最敏感的检查方法。病程多迁延,常有反复,不易根治。本病尚无特效疗法。无并发症时,西医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可缓解有关症状。中医采用辨证论治方法有一定疗效,但所需疗程较长。
笔者在浙江安吉美林度假村开元国医馆巡诊期间,采用浮针、运气针法结合远红外照射仪治疗一次,患者腹泻痊愈,现报道如下。
患者王某某,男,30岁,2019年8月5日就诊。
主诉:泄泻10余年,加重3年。
现病史:10年前,因饮食不慎引起腹泻,反复发作,在安吉某医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著。3年前,因腹泻加重,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经电子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多发溃疡伴息肉形成,肠道克隆恩病活动期。时有溃疡出血。日常营养粉维持,西医对症治疗。(服用恩替卡韦和硫唑嘌呤)
刻下:大便3-4次,失气频多,腹痛欲便,排便不爽,入睡前和夜间腹泻、腹痛,晨起腹泻,腹胀,舌质淡,苔黄腻,苔心剥落,右寸弱,关尺滑数,左关滑数寸尺弱。
检查:腹直肌(++)、腹斜肌(+++)。
经络道检测:大肠虚,心肝火旺
【治疗】:
1、浮针治疗:
采用浮针治疗,在左侧腹直肌从上向下进针,在右侧腹直肌从下向上进针,腹斜肌双侧均从后向前下进针,行扫散和再灌注。然后从任脉中脘穴处从上至下进针扫散,再灌注。
2、毫针治疗:
采用运气针法,按照顾氏开阖枢理论,用毫针在腹部左下方升太阳2针(针尖朝上平刺),右上方开太阴2针(针尖朝下平刺),同时在头部也采取该法 ,留针30分钟。同时直刺双侧三阴交。
注:顾氏开阖枢示意图
注:头部开阖枢示意图
注:头部开阖枢针法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0/1027/419.html
上一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彭淑莲
下一篇:最新通知,中药企业难了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