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成果登上重要英文期刊APSB“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东方网记者傅文婧9月22日报道: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科院院士陈凯先和教授陈红专受邀共同撰写《中医药防治COVID-19》的社论,在Frontiers of Medicine在线发表。同时,陈红专教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9月22日报道: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科院院士陈凯先和教授陈红专受邀共同撰写《中医药防治COVID-19》的社论,在Frontiers of Medicine在线发表。同时,陈红专教授团队撰写的综述《我国中西医协同防治新冠肺炎》作为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APSB)“抗疫专刊”的开篇论文发表。

陈凯先和陈红专团队通过社论和综述系统阐述了我国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学内涵,为未来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探索了一条可行的路径与方法,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中医药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由陈凯先院士和陈红专教授受邀共同撰写的社论中指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高致病性传染病,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由于其病因学、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的独特特点,其诊断和治疗都极具挑战性。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的成功经验为中国迅速遏制COVID-19疫情作出了贡献。为应对新冠疫情,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发布7版 COVID-19 诊疗方案,由第三版首次提出了中医治疗方案,此后几版升级、修改中医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治疗新冠肺炎。

早期中医药的干预措施,不仅具有预防方面的优势,而且还可个性化、多目标地进行疾病治疗,如加快COVID-19患者的症状改善,使患者康复,预防轻度或中度病例发展成重症,并帮助减轻公众的恐慌和焦虑。此外,张伯礼院士在江夏方舱医院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新冠病人;仝小林院士的“武昌模式”,通过中医药治疗将大部分新冠肺炎症状“扼杀于初期”;黄璐琦对此次新冠肺炎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三药三方”独特优势的解读,均证实了中医药在迅速遏制COVID-19疫情的独特贡献。

社论还建议,下一阶段应进一步通过多学科交叉,包括信息科学、系统生物学、复杂性科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更好地研究中药的多组分,质量控制和多靶点效应,继续发展古老的中医药,为人类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陈红专教授团队撰写的综述系统阐述了我国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学内涵,基于中医药防治疫病理论与历史经验,从“病毒—环境—人”互作关系以及广谱抗病毒和宿主导向调控等药理学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在新冠疫情伊始,陈红专团队一方面针对SARS-CoV-2复制、包装和入侵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靶标积极构建抗病毒药物筛选模型,如采用NanoBit技术开展抗病毒药物筛选和作用机制研究,首次揭示中药有效成分甘草酸等抑制SARS-CoV-2关键靶点S蛋白和ACE2互作的机制。另一方面,针对中医药能够降低重症或危重症的发生率,帮助康复和减轻症状的研究报道,积极开展中西医协同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资料、论文的搜集和分析工作,从中国抗击瘟疫的历史经验出发,探究中国应对此次高致病性传染病遵循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抗击疫情的成功经验,并从药理学角度揭示由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规律和经验筛选出的“三药三方”等中医药治疗COVID-19可能通过激发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和直接抗病毒两方面发挥抗疫作用。

此前,上海中医药大学受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邀请主持翻译了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医药部分,与全球共享中国方案,获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学校主办期刊《上海中医药杂志》及时开设新冠肺炎专栏,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共发表中医药抗疫论文52篇,截至目前,在中国知网累计下载次,被引334次,其中42篇经学校杂志社推荐成功入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COVID-19数据库,与全球共享中医药防治新冠经验,助力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东方网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0/0926/399.html



上一篇:本草中国 | 道地药材:茯苓
下一篇:山东中医药大学举行医学人文研究学术出版与传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