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新闻 | 我校在重要英文期刊发表论文阐述我国中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原标题:新闻 | 我校在重要英文期刊发表论文阐述我国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成果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我校陈凯先院士和陈红专教授受邀共同撰写《中医药防治COVID-19》(Traditional Chin

原标题:新闻 | 我校在重要英文期刊发表论文阐述我国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成果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我校陈凯先院士和陈红专教授受邀共同撰写《中医药防治COVID-19》(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combating COVID-19)的社论,日前在Frontiers of Medicine在线发表。

\r\t\t\t\t\t\t\t\t\t
\r\t\t\t\t\t\t\t\t\t\t\"\"\r\t\t\t\t\t\t\t\t\t\"\"\r\t\t\t\t\t\t\t\t\t\t

\r\t\t\t\t\t\t\t\t\t
\r\t\t\t\t\t\t\t\t

陈红专教授团队撰写的综述《我国中西医协同防治新冠肺炎》(Combating COVID-19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China)作为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APSB)“抗疫专刊”【Research on Emerging COVID-19 (Target, Mechanism, and Therapeutics)】的开篇论文发表。

\r\t\t\t\t\t\t\t\t\t
\r\t\t\t\t\t\t\t\t\t\t\"\"\r\t\t\t\t\t\t\t\t\t\"\"\r\t\t\t\t\t\t\t\t\t\t

\r\t\t\t\t\t\t\t\t\t
\r\t\t\t\t\t\t\t\t

上述社论和综述系统阐述了我国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学内涵,基于中医药防治疫病理论与历史经验,从“病毒—环境—人”互作关系以及广谱抗病毒和宿主导向调控等药理学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为未来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探索了一条可行的路径与方法,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中医药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此前,我校受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邀请主持翻译了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医药部分,与全球共享中国方案,获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我校主办期刊《上海中医药杂志》及时开设新冠肺炎专栏,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共发表中医药抗疫论文52篇,截至目前,在中国知网累计下载次,被引334次,其中42篇经我校杂志社推荐成功入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COVID-19数据库,与全球共享中医药防治新冠经验,助力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新冠疫情伊始,学校积极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指示要求,成立新型冠状病毒应急科研攻关领导小组,布局中医药防治COVID-19研究项目。先后获得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等项目支持。同时,学校重点成立由陈红专教授为组长的中药应急攻关小组,陈凯先、林国强院士为指导,交叉科学研究院、创新中药研究院、中药所和基础医学院PI团队发挥各自优势,协同攻关。借助网络药理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肠道微生物组学和药理学等前沿技术,系统开展国家方案中“清肺排毒汤”的物质基础和药理学研究;采用NanoBit技术开展抗病毒机制研究,首次揭示中药有效成分甘草酸等抑制SARS-CoV-2关键靶点S蛋白和ACE2互作的机制;开展国家方案中痰热清注射液(胶囊)和上海方案中荆银颗粒等中成药的有效成分防治新冠肺炎的药理学研究。上述相关成果陆续在国内外期刊发表。

供稿:科技处

图片:科技处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zonghexinwen/2020/0910/365.html



上一篇:中国学者发布肾毒性中药名单,雷公藤、关木通
下一篇:2020中国艾灸产业中医药展览会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