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中药杂志》栏目设[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数据库[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收稿方[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方[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征稿要[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刊物宗[09/01]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医学论文_基于四气五味理论探析“通法”在胃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摘要:乾坤之道在于开阖,阴阳之理在于消长,脾胃之用在于升降,脾升胃降,升降相因,纳运相成,燥湿相济,气机得以周流顺畅,通调不息,所以胃脘无痛矣,故胃脘痛之治,贵
文章摘要:乾坤之道在于开阖,阴阳之理在于消长,脾胃之用在于升降,脾升胃降,升降相因,纳运相成,燥湿相济,气机得以周流顺畅,通调不息,所以胃脘无痛矣,故胃脘痛之治,贵在于“通”,所求为“平”。“通”字立法,实蕴多义,以理气和胃为本,亦需究其是寒是热、为虚为实、在气在血、属内属外之分,临证应灵活执法,据因辨治,明晰主次缓急,择选温散、消食、疏调、清化、通络、泄热、温阳、养阴之治。明辨药性之基,合理配伍,兼及标本,以达脾胃机枢调畅、虚实调允、阴阳调秘、气血调和、寒热调平之“安和貌”。药之本性,皆以气味为主,亦有气味偏性之别,升降在气,补泻在味,气味生成变化之秘,在于通调人体脏腑精气之虚实、阴阳之圆融、气机之周流,实亦为“通”之理性也。故本文基于药性之四气五味与“通法”之理以探微胃脘痛之证治。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qikandaodu/2021/1025/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