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分析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亦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损伤导致的脑实质内自发性出血。本病常发生于中年以上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在饮酒、情绪激动、用

0 引言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亦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损伤导致的脑实质内自发性出血。本病常发生于中年以上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在饮酒、情绪激动、用力过度等诱因下使血压突然升高致血管破裂。其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发病后引起的偏瘫失语等神经缺损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近年来,关于中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但文献数量不多质量也良莠不齐,故中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证据不够充分。因此,本研究对有关中药治疗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 分析,为中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提供循证依据。

1 关于PICO

P:研究对象:脑出血病人。

1.1 纳入标准

CT 证实颅内出血患者,且脑出血发病28 天内。

1.2 排除标准

因外伤引起的颅内血肿患者;

血管畸形;

脑动脉瘤;

脑瘤卒中;

脑梗死后出血;

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室;

合并其他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

以上七项只要符合一项均排除。

1.3 诊断标准

常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

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

多有高血压病史;

CT 应作为首选检查;

腰穿脑脊液多含血和压力增高(其中20%左右可不含血)。

以上五点为诊断必备条件。

I:纳入文献干预措施:

所有中药加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相互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中药的种类,剂型,剂量不限。

所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不论中医或中西医治疗组为试验组或对照组均可。

C:中药加常规治疗组 PK 常规治疗组;

O:结局测量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血肿吸收

2 文献筛选情况

2.1 纳入文献标准

发表语言为中文或英文的文献;

有单独设立对照组且提到随机分组;

有单独的中药治疗组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结局指标为以下之一者:

首次发病24 小时内的病人;

已经发表的系统评价文献也纳入;

多篇相同的研究选最近报告的或样本量大的文献;

疗效指标观察期限不限。

以上七项均要符合才纳入。

2.2 排除文献标准

非中文、非英文文献;

未单独设立对照组,即自身前后对照文献;

综述、个人辨证诊断经验,动物实验,中医病机研究,定性研究;

疗效指标缺乏具体数据;

未提到随机分组方法;

未提到中药治疗脑出血的文献。

以上六项只要符合一项即排除。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

3 文献质量评价

对文献质量的评价,主要是采用了国际上较公认的评价RCT 的量表—JADAD 量表对每篇文献进行评分。20 篇文献中得2 分的文献共11 篇,3 分的文献5 篇,4 分的文献4 篇。可见文献得分不算太低。各条目评价具体结果如表1。

4 研究结果及结论

中药加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的比较

4.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20 篇文献中18 篇比较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18 篇( 第1、2、3、4、5、6、7、8、9、10、12、13、14、15、17、18、19、20 篇)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人数所占的比例比较,异质性检验P=0.17,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OR=2.47,95%CI(1.97,3.08)。提示中药加常规治疗治疗脑出血有效率(83.06%) 高于单独使用常规治疗治疗脑出血的有效率(6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图2)。

4.2 血肿吸收

20 篇文献中13 篇比较了血肿吸收情况。

13 篇(第2、4、6、7、8、10、11、13、14、15、16、17、20 篇)以血肿吸收情况的改善人数所占的比例比较,异质性检验P=0.5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OR=2.57,95%CI(1.97,3.34)。提示中药加常规治疗脑出血有效率(86.62%)高于单独使用常规治疗脑出血的有效率(7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图3)。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qikandaodu/2021/0513/1138.html



上一篇:中药民族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以贵
下一篇:基于数据挖掘对肝郁型糜烂性胃炎中医用药规律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