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张会永教你科学用中药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张会永: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中医学专业。2004年拜国医大师李玉奇先生门下,随学8年,系统学习传统中

张会永: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中医学专业。2004年拜国医大师李玉奇先生门下,随学8年,系统学习传统中医理法方药,并研习舌诊、脉诊。2007年起,师从杨关林教授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2008年始,从事血液科临床工作至今。临床之余,整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并从事生存质量及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

妊娠止呕 用竹茹才是首选

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竹茹为竹之经络,医家认为其可疏走人之经络,故有“竹茹清十二经浮火”之美誉。

《本草经解》曰:“竹茹气微寒,味甘,无毒,主呕哕温气寒热,吐血崩中。”竹茹微寒,甘性能补,故其清热而不伤正。浮火多为体虚而生之火,游走于脏腑经络,致烦满多呕,非竹茹不可清也,此时绝不可用苦寒之芩连。化痰除烦首推温胆汤方,此方经多次修改,从最初偏温的八味温胆汤,到专清心火的黄连温胆汤,最后成为去温补之姜枣,加大竹茹用量而代替黄连的六味温胆汤,这一过程体现了医家对竹茹的认识与重视在逐渐加深。

现代孕妇妊娠反应较重,一些年轻妈妈多轻信网络宣传,大量频繁服用姜汁以求止呕,殊不知妊娠为精血蕴于子宫,姜乃大热之品,血遇热则易化火,最为有害,而此时泡一杯淡淡的竹茹茶,才是首选。

小儿烦躁 用竹叶泡水喝

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干燥茎叶,其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咳逆上气。温筋急,恶疡,杀小虫。”竹叶具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竹叶清热最主要的是清心火,心与小肠相表里,而小肠主液,具有泌别清浊的功效,故间接体现了竹叶利尿的功效。最能体现竹叶功效的药方当属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导赤散”:“治小儿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睡。”因此,宝宝要是趴着睡觉,小便发黄有味,睡觉磨牙,哭闹烦躁,不妨泡一杯淡竹叶水,加一点冰糖让宝宝饮下,宝宝一定能睡一个安稳觉,但是不要睡前喝,不然宝妈可能就要睡不好了。

张会永: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中医学专业。2004年拜国医大师李玉奇先生门下,随学8年,系统学习传统中医理法方药,并研习舌诊、脉诊。2007年起,师从杨关林教授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2008年始,从事血液科临床工作至今。临床之余,整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并从事生存质量及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研究。妊娠止呕 用竹茹才是首选竹茹,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竹茹为竹之经络,医家认为其可疏走人之经络,故有“竹茹清十二经浮火”之美誉。《本草经解》曰:“竹茹气微寒,味甘,无毒,主呕哕温气寒热,吐血崩中。”竹茹微寒,甘性能补,故其清热而不伤正。浮火多为体虚而生之火,游走于脏腑经络,致烦满多呕,非竹茹不可清也,此时绝不可用苦寒之芩连。化痰除烦首推温胆汤方,此方经多次修改,从最初偏温的八味温胆汤,到专清心火的黄连温胆汤,最后成为去温补之姜枣,加大竹茹用量而代替黄连的六味温胆汤,这一过程体现了医家对竹茹的认识与重视在逐渐加深。现代孕妇妊娠反应较重,一些年轻妈妈多轻信网络宣传,大量频繁服用姜汁以求止呕,殊不知妊娠为精血蕴于子宫,姜乃大热之品,血遇热则易化火,最为有害,而此时泡一杯淡淡的竹茹茶,才是首选。小儿烦躁 用竹叶泡水喝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干燥茎叶,其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咳逆上气。温筋急,恶疡,杀小虫。”竹叶具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竹叶清热最主要的是清心火,心与小肠相表里,而小肠主液,具有泌别清浊的功效,故间接体现了竹叶利尿的功效。最能体现竹叶功效的药方当属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的“导赤散”:“治小儿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咬牙,皆心热也。心气热则心胸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睡。”因此,宝宝要是趴着睡觉,小便发黄有味,睡觉磨牙,哭闹烦躁,不妨泡一杯淡竹叶水,加一点冰糖让宝宝饮下,宝宝一定能睡一个安稳觉,但是不要睡前喝,不然宝妈可能就要睡不好了。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qikandaodu/2021/0128/588.html



上一篇:中药适宜技术职业化培训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中药熏洗消水肿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