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药鉴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药识别鉴定是中药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后续课程学习及种药、制药、用药、创药、管药的基础,是中药生产、加工、应用、研究的起点。因此,掌握中药的识别鉴定技术是中

中药识别鉴定是中药相关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后续课程学习及种药、制药、用药、创药、管药的基础,是中药生产、加工、应用、研究的起点。因此,掌握中药的识别鉴定技术是中药相关专业的核心技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中药鉴识实践教学所需中药材要求性状特征明显、道地性强,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1]。然而,中药鉴识实践教学环节中还存在很多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急需解决,迫切需要通过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新的中药鉴识实践体系来解决。我们通过多年的优化改革,探索和构建了低成本、可持续的中药鉴识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学生对中药真伪、优劣的鉴识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就业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中药鉴识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1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中药品种繁多,常用的大宗中药300 余种。同种药材的不同基原、品种、产地、栽培方式等常具有不同的性状,导致中药材及其饮片的收集齐全极为困难。中药在储存保管过程中极易发生虫蛀、生霉、变色、走油等现象,导致好不容易收集到的药材失去鉴识功能。中药材市场部分药品质量问题不容乐观,假冒、伪劣药材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广泛接触中药的机会,降低了其学习中药的兴趣。

1.2 实践教学与评价手段单一

现阶段的中药识别的实践教学主要采用老师讲授和学生看的传统方式进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整个实验过程不利于学生发现、解决问题,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更没有兴趣利用课外时间主动学习。对知识的考评方式还停留在期末试卷的文字描述和指认少数中药的方式,这种忽视过程的集中考核方式很难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1.3 实践教学时间和空间有限

由于上课学时数大幅度削减,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是实践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由于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堂上介绍中药材饮片的种类较少,常见的大部分药材无法在教学中体现[2]。学生自学教材上的内容时,书本上的文字描述比较抽象,且市场上的药材的真实特征与书本上的典型特征还有较大差距,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学效果不理想。

2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激发学生对中药鉴识技能学习兴趣

通过多途径提高学生对中药鉴识技能在以后学习、工作中重要性的认识,达到让学生从认药难渐变升华为认药趣、认药易、认药准的目的。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给学生讲述个人在专业发展中的经历;与专业教师、班主任、中药协会合作,举办中药鉴识技能讲座、开展中药鉴识技能竞赛、举办中药文化节、组织中药工艺品和标本制作评比等活动;组织学生到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中药制药企业、医院中药房、社会药店等场所参观学习和实践操作;给学生播放中药相关的纪录片如《本草中国》、《中振说本草》、《本草中华》《本草无疆》等,让学生在感受中药文化的过程中,了解实际工作中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2 优化调整中药鉴识实践教学内容和考核体系

中药鉴识是一项实践技能极强的技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眼观、手摸、鼻闻、口尝等反复鉴识训练,才能达到对正品、混淆品和伪品的辨识能力。按照导向型教育的思路,通过调研医药工作岗位对中药鉴识实际技能的需求,结合中药传统技能竞赛的要求[3],适当调整优化中药鉴识实践教学内容,将中药饮片分为A、B、C 三类,A 类是识别难度大、市场上伪品较多的中药,教师要通过实物、图片等重点讲解;B 类是识别难度较大、伪品较少的中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习为辅;C 类是易识别、伪品少的中药,以学生自习为主。让学生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和空间内掌握更多种中药的鉴识能力[4-5]。要求学生能运用性状鉴定技术快速识别300 种常用中药,掌握100种重点中药性状鉴定要点,并能运用显微鉴定技术、理化鉴定技术鉴定其真伪优劣。

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改变传统集中考核方式,增加平时实践考核的成绩占比,细化每类实践教学项目的考核标准,强化每个实践教学项目的现场考核,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促进学生进行日常强化训练。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标本室、模拟药房、中药文化长廊等开放型实践教学资源条件,为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提供便利,解决课堂教学时数有限、训练时间不足、对中药鉴识遗忘等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qikandaodu/2021/0107/574.html



上一篇:中国中药产业专利分析*
下一篇:江苏中药发明专利申请质量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 | 中国中药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药杂志版面费 | 中国中药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中药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药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