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中药杂志》栏目设[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数据库[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收稿方[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投稿方[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征稿要[09/01]
- · 《中国中药杂志》刊物宗[09/01]
水井头记事(中篇小说)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小时候,我是在煤矿长大的,煤矿的名字很怪,叫牛马司煤矿。跟煤矿相连的是一条小街,小街的名字也很怪,叫水井头。故而,认得那些小街上的人。 中药铺的故事 小街上的中药铺
小时候,我是在煤矿长大的,煤矿的名字很怪,叫牛马司煤矿。跟煤矿相连的是一条小街,小街的名字也很怪,叫水井头。故而,认得那些小街上的人。
中药铺的故事
小街上的中药铺,距离修表店约七八间铺面。
姜师傅的崽叫老四,跟我是小学同学,又是班长,所以,我们经常在中药铺做作业,玩耍。
药铺宽约四五米,长约十四五米,感觉长且幽深。在铺子正当中,摆着一排长十几米、宽约六七十公分、高不到一米的玻璃柜台,柜台的尾部,仅仅留下供药铺人员出入的小过道。柜台西面靠墙,一排同样长的药柜平行排列。药柜前面,有三十公分宽、五十公分高的低柜,一可坐,二可摆东西。药柜后半部分很高,大约两米五左右,整整齐齐的一百多个放药的抽屉安放其中,有的抽屉里面,还划分为二、四、六、八偶数的小分格。林林总总的药,怕有好几百味。药柜的顶部,还依序排放着大大小小的陶瓷器具,坛坛罐罐,瓶瓮碗盘,盅盆壶钵,等等,那也是放药物的。那些东西,有的粗糙、有的精美,估计有的称得上文物了。
我常常好奇地问姜师傅,为什么乌龟团鱼壳,茅厕里的蛆壳,土里挖来的蚯蚓,以及桔皮等等,这些千奇百怪的东西也是药呢?他只是温和地笑笑,不予回答,也许是看我年纪小,说了也白说吧?我那时候很顽皮,你不告诉我,我就趁他不注意,常常抓他的桂皮吃,味道很好。那些甘草八角,也是我们细把戏喜欢的东西。瓜果,干花,树叶,动物,石头,等等,也是药。以至于多少年后,基于猎奇,我也收藏了各种各样的药书跟药典,以供观赏跟研究。后来在户外活动中,我可以骄傲地告诉驴友们,哪些可以入药,大致可以治疗什么病痛。
中药铺是公家的,有三四个人。
其中一个叫周五爷,他曾经检举一个姓张的私埋了一坛银花边,竟然被该张报复猛地刺了一刀,该张因此被枪毙了。姜师傅比照相馆的刘师傅大二十岁左右,所以,在我心中已经是老人家了。他为人和气,轻言细语,瘦高个,古铜色脸庞,撑一副老花眼镜。若有顾客来抓药,他会不厌其烦地把药单看三轮。大家都认为,医生开药单的字是最难认的,却难不到姜师傅。人们说,他从事这个行当有几十年了,又好学,所以,看病的水平相当于老中医。他却很谦虚,只是给别人看看小病,往往是药到病除。对于医生开出的中药单子,他从来不自作主张更改,只是口头上提些建议。若发现了明显的错误,提建议别人又不采纳,他就会十分机智地回复说,没有那味药,那么,只得用其它的药替换了。
聂哥哥父母双亡的事情,他第一个晓得——因为聂哥哥经常来中药铺给父母抓药。有一次,聂哥哥突然哭着来药铺答谢姜师傅,说他父母今后再也不用麻烦师傅了。姜师傅听罢,只摇脑壳,叹息不已。他晓得聂哥哥的家境,所以,想办法让他来帮药店做点事,这样,就能够名正言顺地拿些东西给他吃。而且,姜师傅又跟我爷老倌商量,叫饺面馆也支持一点,让聂哥哥能够马马虎虎地渡过难关。
姜师傅是个聪明人,晓得制药,晓得晒药,有些药切得十分整齐,蛮好看。他有大、中、小三杆秤,那杆小秤是最精致的,二十公分长,包铜嵌银,秤砣呢,也是黄铜的,锃亮锃亮。若他给人抓药使用那杆小秤,那一定是非常慎重的时候。他就要戴起眼镜,反反复复地多看几遍药单,这个时候,你若催他手脚放快点,他就会把眼镜扒下来,直接用眼睛看看你,慢条斯理地说,快不得嘞,快不得嘞,太快了会出岔胡子的嘞。说罢,转过身,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瓷器茶杯,揭开盖子,伸出嘴巴,往茶杯里吹了吹,再悠悠地喝它几口,似乎在有意地控制抓药的速度,以保证不出岔胡子。
那时候,我娘患病多年,去中药铺抓药,是经常的事情,所以,得到过他很多的照顾。姜师傅还有个很大的特点,无论贵贱,贫富,官民,职业,背景,文化……他待人都一样,真正是人人平等。
有一天,姜师傅突然接到煤矿造反派的通知,一律不得给牛鬼蛇神抓药。牛鬼蛇神被打伤或生病的人很多,煤矿医院是绝对不准给他们看病拿药的。造反派为了防止牛鬼蛇神到小街的药铺来抓药,所以,就告诉姜师傅,并且发了狠话,说,姜师傅,你不要对阶级敌人发善心嘞,搞得不好,我们就要把你抓起来的。
姜师傅取下眼镜,说,那我怎么晓得他是牛鬼蛇神呢?
文章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网址: http://www.zgzyzzzz.cn/qikandaodu/2020/1224/561.html
上一篇:饮药往事
下一篇: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股骨头坏死共同作用机制的网